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

同向双螺杆受力分析及有限元模拟

摘   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本课题相关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第12-15页
     ·国外相关情况第12-14页
     ·国内相关情况第14页
     ·数值计算的方法用于双螺杆研究第14-15页
   ·表征双螺杆整机水平的几个性能指标第15-17页
   ·本课题的目的与任务第17-18页
   ·研究内容及方案第18-20页
第二章 有限单元法基本理论第20-30页
   ·有限单元法基本理论及发展第21-23页
     ·有限单元法理论第21-22页
     ·有限单元法发展第22页
     ·有限单元常用术语第22-23页
   ·ANSYS软件第23-25页
     ·ANSYS的发展过程第23-24页
     ·ANSYS软件的分析步骤第24-25页
   ·ANSYS软件在本课题中的应用第25-28页
     ·前处理第26-28页
     ·求解第28页
     ·后处理第28页
   ·本课题的思路第28-30页
第三章 芯轴的应力分析第30-49页
   ·理论模型第30-36页
     ·几何模型第30-31页
     ·网格划分第31-32页
     ·加载方式第32-36页
       ·平键芯轴第33-34页
       ·渐开线花键芯轴第34页
       ·六棱形芯轴第34-36页
     ·约束方式第36页
   ·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最大位移与最大扭转角第36-37页
     ·最大应力第37-41页
     ·讨论第41页
     ·其他两段芯轴的应力分析第41-44页
   ·改进措施第44-48页
     ·双键第44-45页
     ·45o渐开线花键第45-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双螺杆流道压力场模拟分析第49-57页
   ·物理模型第49-50页
     ·螺纹元件物理模型第49-50页
     ·流场物理模型第50页
   ·数学模型第50-52页
     ·基本假设第50-51页
     ·数学方程第51-52页
     ·本构方程第52页
   ·单元类型及网格的划分第52-53页
   ·边界条件第53-54页
     ·螺杆外表面物料的速度第53页
     ·机筒内表面物料速度第53页
     ·计算域的两端压力边界条件第53-54页
   ·流场压力第54-55页
   ·结果分析讨论第55-56页
   ·小节第56-57页
第五章 螺纹元件受力分析第57-80页
   ·三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螺纹元件的受力分析第57-68页
     ·几何模型第57-58页
     ·划分网格第58页
     ·加载方式第58-64页
       ·载荷转化第一步A第60-61页
       ·载荷转化第二步B第61-63页
       ·载荷转化第三步C第63页
       ·载荷转化第四步D第63-64页
     ·约束方式第64-65页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5-68页
       ·最大应力第65-66页
       ·结果比较第66-67页
       ·分析讨论第67-68页
   ·梯形螺纹元件螺槽梯形角的影响第68-70页
     ·模拟计算结果第68-69页
     ·分析讨论第69-70页
   ·共轭形槽螺纹元件螺槽尺寸的影响第70-79页
     ·改变截面尺寸第71-72页
     ·计算结果分析讨论第72-73页
     ·新型螺纹元件第73-79页
       ·模拟计算第73-75页
       ·分析讨论第75-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总结第80-83页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第80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80-81页
   ·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认识的问题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7-88页
致  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FDI不同来源体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从学生主体的角度论普通高校排球课的教学改革——-论北京市普通高校排球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