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双螺杆受力分析及有限元模拟
摘 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0页 |
·本课题相关领域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相关情况 | 第12-14页 |
·国内相关情况 | 第14页 |
·数值计算的方法用于双螺杆研究 | 第14-15页 |
·表征双螺杆整机水平的几个性能指标 | 第15-17页 |
·本课题的目的与任务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有限单元法基本理论 | 第20-30页 |
·有限单元法基本理论及发展 | 第21-23页 |
·有限单元法理论 | 第21-22页 |
·有限单元法发展 | 第22页 |
·有限单元常用术语 | 第22-23页 |
·ANSYS软件 | 第23-25页 |
·ANSYS的发展过程 | 第23-24页 |
·ANSYS软件的分析步骤 | 第24-25页 |
·ANSYS软件在本课题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前处理 | 第26-28页 |
·求解 | 第28页 |
·后处理 | 第28页 |
·本课题的思路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芯轴的应力分析 | 第30-49页 |
·理论模型 | 第30-36页 |
·几何模型 | 第30-31页 |
·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加载方式 | 第32-36页 |
·平键芯轴 | 第33-34页 |
·渐开线花键芯轴 | 第34页 |
·六棱形芯轴 | 第34-36页 |
·约束方式 | 第36页 |
·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最大位移与最大扭转角 | 第36-37页 |
·最大应力 | 第37-41页 |
·讨论 | 第41页 |
·其他两段芯轴的应力分析 | 第41-44页 |
·改进措施 | 第44-48页 |
·双键 | 第44-45页 |
·45o渐开线花键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双螺杆流道压力场模拟分析 | 第49-57页 |
·物理模型 | 第49-50页 |
·螺纹元件物理模型 | 第49-50页 |
·流场物理模型 | 第50页 |
·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基本假设 | 第50-51页 |
·数学方程 | 第51-52页 |
·本构方程 | 第52页 |
·单元类型及网格的划分 | 第52-53页 |
·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螺杆外表面物料的速度 | 第53页 |
·机筒内表面物料速度 | 第53页 |
·计算域的两端压力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流场压力 | 第54-55页 |
·结果分析讨论 | 第55-56页 |
·小节 | 第56-57页 |
第五章 螺纹元件受力分析 | 第57-80页 |
·三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螺纹元件的受力分析 | 第57-68页 |
·几何模型 | 第57-58页 |
·划分网格 | 第58页 |
·加载方式 | 第58-64页 |
·载荷转化第一步A | 第60-61页 |
·载荷转化第二步B | 第61-63页 |
·载荷转化第三步C | 第63页 |
·载荷转化第四步D | 第63-64页 |
·约束方式 | 第64-65页 |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5-68页 |
·最大应力 | 第65-66页 |
·结果比较 | 第66-67页 |
·分析讨论 | 第67-68页 |
·梯形螺纹元件螺槽梯形角的影响 | 第68-70页 |
·模拟计算结果 | 第68-69页 |
·分析讨论 | 第69-70页 |
·共轭形槽螺纹元件螺槽尺寸的影响 | 第70-79页 |
·改变截面尺寸 | 第71-72页 |
·计算结果分析讨论 | 第72-73页 |
·新型螺纹元件 | 第73-79页 |
·模拟计算 | 第73-75页 |
·分析讨论 | 第75-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0-83页 |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80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认识的问题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7-88页 |
致 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