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 第1-19页 |
第一章 国际与外国贪污犯罪立法现状及其特点 | 第19-34页 |
第一节 联合国及其它国际组织反贪污犯罪立法概览 | 第19-23页 |
一、 联合国 | 第19-22页 |
二、 其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关于反贪污犯罪的立法概览 | 第23-25页 |
一、 美洲 | 第23-24页 |
二、 欧洲 | 第24页 |
三、 亚太地区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国际社会反贪污犯罪立法的主要特点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外国贪污犯罪刑事立法模式概览分析 | 第26-28页 |
第五节 国际范围内贪污犯罪概貌 | 第28-34页 |
一、 国际范围内贪污犯罪发展态势 | 第28-30页 |
二、 贪污犯罪的危害 | 第30-34页 |
第二章 贪污罪 | 第34-85页 |
第一节 概论 | 第34-41页 |
一、 贪污罪的立法概况 | 第34-37页 |
二、 贪污罪的罪名及概念 | 第37-41页 |
第二节 贪污罪的主体 | 第41-60页 |
一、 国际反贪污刑法规范中的贪污罪的主体 | 第41-42页 |
二、 若干外国刑法中的贪污罪的主体 | 第42-43页 |
三、 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中的贪污罪主体 | 第43-44页 |
四、 中国大陆刑法中的贪污罪的主体 | 第44页 |
五、 各层次刑法规范中贪污罪主体的异同比较及特点分析 | 第44-45页 |
六、 我国刑法中的贪污罪主体的立法评析 | 第45-60页 |
第三节 贪污罪的对象 | 第60-65页 |
一、 国际反贪污刑法规范中的贪污罪对象 | 第60-61页 |
二、 若干外国刑法中的贪污罪对象 | 第61-62页 |
三、 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中的贪污罪对象 | 第62页 |
四、 中国大陆刑法中的贪污罪对象 | 第62-64页 |
五、 各层次刑法规范中的贪污罪对象的异同比较及特点分析 | 第64-65页 |
第四节 贪污罪的行为 | 第65-72页 |
一、 国际反贪污刑法规范和国外刑法中贪污罪行为概览 | 第65-66页 |
二、 中国大陆刑法中的贪污罪的行为 | 第66-70页 |
三、 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中的贪污罪的行为 | 第70-71页 |
四、 各国各地区刑法规范中的贪污罪的行为的异同比较及特点分析 | 第71-72页 |
第五节 贪污罪的罪过形式 | 第72-76页 |
一、 国际反贪污刑法规范中的贪污罪的罪过形式 | 第72页 |
二、 若干外国刑法中的贪污罪的罪过形式 | 第72-73页 |
三、 中国大陆及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中的贪污罪的罪过形式 | 第73-76页 |
四、 各层次刑法规范中贪污罪罪过形式的异同比较及特点分析 | 第76页 |
第六节 贪污罪的共犯形态 | 第76-85页 |
一、 若干国家、地区刑法规范中共同犯罪与身份的相关规定 | 第76-77页 |
二、 一些国家及地区刑法理论关于共同犯罪与身份的观点之争 | 第77-79页 |
三、 我国的观点辨析 | 第79-84页 |
四、 比较与评析 | 第84-85页 |
第三章 受贿罪 | 第85-121页 |
第一节 受贿罪的立法概况 | 第85-91页 |
一、 国际反贪污刑法规范中的受贿罪的立法概述 | 第85-86页 |
二、 国外的立法概况 | 第86-87页 |
三、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立法概况 | 第87-88页 |
四、 中国大陆受贿罪的立法沿革 | 第88-89页 |
五、 比较与述评 | 第89-91页 |
第二节 受贿罪的客体与对象 | 第91-100页 |
一、 受贿罪的客体 | 第91-94页 |
二、 受贿罪的对象 | 第94-100页 |
第三节 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00-112页 |
一、 国际反贪污刑法规范中的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00-101页 |
二、 若干外国刑法中的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要件概览 | 第101-103页 |
三、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中的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03-104页 |
四、 中国大陆刑法中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04-110页 |
五、 比较与述评 | 第110-112页 |
第四节 受贿罪的主体 | 第112-119页 |
一、 国际反贪污刑法规范中受贿罪主体 | 第112-113页 |
二、 若干外国刑法中的受贿罪的主体 | 第113-115页 |
三、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中的受贿罪的主体 | 第115页 |
四、 中国大陆刑法中受贿罪的主体 | 第115-116页 |
五、 比较与评析 | 第116-119页 |
第五节 受贿罪的罪过形式 | 第119-121页 |
一、 概述 | 第119页 |
二、 我国理论观点之评析 | 第119-121页 |
第四章 挪用公款罪 | 第121-132页 |
第一节 立法概述 | 第121-124页 |
一、 国际刑法规范中的挪用(公共)财物罪的立法概览 | 第121页 |
二、 国外的立法概况 | 第121-123页 |
三、 我国有关挪用公款罪的刑事立法沿革 | 第123-124页 |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 第124-130页 |
一、 挪用公款罪的对象 | 第124-125页 |
二、 挪用公款罪的行为 | 第125-128页 |
三、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 第128-129页 |
四、 挪用公款罪的罪过形态 | 第129-130页 |
第三节 各国刑事立法例的比较与评析 | 第130-132页 |
第五章 我国贪污犯罪刑事立法的改进与完善 | 第132-146页 |
第一节 我国刑法中的贪污犯罪的刑事立法之评价 | 第132-142页 |
一、 我国刑法关于贪污犯罪立法的价值评判 | 第132-133页 |
二、 我国刑法关于贪污犯罪立法的缺陷分析 | 第133-142页 |
第二节 完善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刑事立法的思考与建议 | 第142-146页 |
一、 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刑事立法的改进与修订意见 | 第142-144页 |
二、 法条试拟 | 第144-146页 |
第六章 贪污犯罪的控制对策 | 第146-170页 |
第一节 贪污犯罪的原因分析 | 第146-156页 |
一、 国外关于职务犯罪原因的理论概览 | 第146-149页 |
二、 我国转型时期贪污犯罪的原因分析 | 第149-156页 |
第二节 贪污犯罪的控制对策 | 第156-170页 |
一、 健全完善法制,合理规范权力 | 第156-160页 |
二、 增大腐败成本,限制滥用权力 | 第160-164页 |
三、 提高个体素质,正确行使权力 | 第164-167页 |
四、 培育廉政文化,全面监督权力 | 第167-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75页 |
后记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