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简牍所见历史地理及相关问题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言 | 第7-15页 |
一、 里耶秦简牍的发现与研究 | 第7-10页 |
二、 选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0-15页 |
第一章 里耶简牍所见秦县考 | 第15-43页 |
第一节 阳陵 | 第15-23页 |
第二节 迁陵 | 第23-28页 |
第三节 酉阳、零阳、孱陵、临沅、索、益阳 | 第28-34页 |
一、 酉阳 | 第28-29页 |
二、 零阳 | 第29-30页 |
三、 孱陵 | 第30-31页 |
四、 临沅 | 第31-32页 |
五、 索 | 第32-33页 |
六、 益阳 | 第33-34页 |
第四节 鄢、销、江陵、竟陵 | 第34-38页 |
一、 鄢 | 第34-35页 |
二、 销 | 第35-36页 |
三、 江陵 | 第36-37页 |
四、 竞(竟)陵 | 第37-38页 |
第五节 昆阳邑、轵 | 第38-41页 |
一、 昆阳邑 | 第38-39页 |
二、 轵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二章 里耶简牍所见秦郡及相关问题 | 第43-57页 |
第一节 洞庭郡 | 第43-49页 |
一、 秦洞庭郡的确认与职官设置 | 第43-46页 |
二、 洞庭郡的属县与治所 | 第46-48页 |
三、 洞庭郡范围的推定 | 第48-49页 |
第二节 苍梧郡 | 第49-56页 |
一、 秦苍梧郡的确认 | 第49-50页 |
二、 楚“苍梧”与楚国南界 | 第50-52页 |
三、 秦苍梧郡的辖界 | 第52-55页 |
四、 秦汉苍梧郡比较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里耶简牍涉及的交通问题 | 第57-85页 |
第一节 简文所见邮路及相关问题 | 第57-63页 |
一、 邮路里程检 | 第57-59页 |
二、 干道与驰道 | 第59-63页 |
第二节 迁陵通往洞庭郡、南郡的路线 | 第63-73页 |
一、 陆路 | 第64-68页 |
二、 水路 | 第68-72页 |
三、 鄢以北延伸路线 | 第72-73页 |
第二节 迁陵通往巴郡的路线 | 第73-79页 |
一、 陆路 | 第73-77页 |
二、 水路 | 第77-78页 |
三、 巴郡以北延伸路线 | 第78-79页 |
第三节 迁陵通往苍梧郡的路线 | 第79-83页 |
一、 陆路 | 第79-81页 |
二、 水路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结语 | 第85-87页 |
附录一: 楚秦黔中郡比较研究 | 第87-100页 |
附录二: 里耶秦简牍释文 | 第100-108页 |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