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B物理以及微扰QCD | 第12-26页 |
| ·低能有效理论和算符乘积展开 | 第12-15页 |
| ·基本思想 | 第12-14页 |
| ·算符乘积展开 | 第14-15页 |
| ·强子矩阵元计算的方法 | 第15-17页 |
| ·PQCD方法简介 | 第17-22页 |
| ·因子化方法 | 第18-19页 |
| ·横动量k_T的引入 | 第19-20页 |
| ·Sudakov因子 | 第20-21页 |
| ·阈值求和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页 |
| ·强子波函数 | 第22-25页 |
| ·重赝标介子波函数 | 第23页 |
| ·轻赝标介子波函数 | 第23-24页 |
| ·矢量介子波函数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PQCD方法的应用 | 第26-42页 |
| ·B~0→D_s~(*-)K~+,B~+→D_s~(*+)(?)~0 | 第26-31页 |
| ·B~0→D_s~(*-)K~+ | 第26-30页 |
| ·B~+→D_s~(*+)(?)~0 | 第30-31页 |
| ·B~+→D_s~+(?)~(*0) | 第31-33页 |
| ·B~0→D_s~((*)+)+D_s~((*)-)和B_s~0→D~((*)+)D~((*)-) | 第33-38页 |
| ·B~0→D_s~+D_s~-和B_s~0→D~+D~- | 第35-36页 |
| ·B~0→D_s~(*+)D_s~-,D_s~+D_s~(*-)和B_s~0→D~(*+)D~-,D~+D~(*-) | 第36-37页 |
| ·B~0→D_s~(*+)D_s~(*-) and B_s~0→D~(*+)D~(*-) | 第37-38页 |
| ·B_s~0→π~+π~- | 第38-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数值计算结果及有关分析 | 第42-53页 |
| ·参数的输入 | 第42-45页 |
| ·光锥分布振幅波函数 | 第42-44页 |
| ·其它的参数 | 第44-45页 |
| ·数值结果 | 第45-47页 |
| ·误差分析 | 第47-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附录A Sudakov因子 | 第55-56页 |
| 附录B Wilson系数 | 第56-62页 |
| B. 1 m_b能标以上Wilson系数跑动方程 | 第57-59页 |
| B. 2 m_b能标以下的Wilson系数跑动方程 | 第59-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