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 ·磁悬浮轴承简介 | 第7页 |
| ·磁悬浮轴承发展及现状 | 第7-9页 |
| ·磁悬浮轴承的发展趋势 | 第9页 |
| ·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 第9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9-11页 |
| 第二章 磁悬浮轴承系统的组成原理及转子的模型 | 第11-18页 |
| ·磁轴承的组成原理 | 第11页 |
| ·径向磁轴承的结构形式 | 第11-12页 |
| ·转子的数学模型 | 第12-18页 |
| ·单自由度转子的数学模型 | 第12-14页 |
| ·四自由度主动磁轴承系统的建模 | 第14-18页 |
| 第三章 电磁轴承的设计 | 第18-27页 |
| ·设计原理 | 第18-19页 |
| ·径向电磁轴承设计 | 第19-27页 |
| 第四章 控制器设计 | 第27-40页 |
| ·引言 | 第27-29页 |
| ·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构 | 第29页 |
| ·模糊控制规则设计 | 第29-33页 |
| ·精确输入量的量化 | 第29-30页 |
| ·模糊规则形成和推理 | 第30-31页 |
| ·选择描述输入和输出变量的词集 | 第31页 |
| ·论域的选择 | 第31-32页 |
| ·模糊子集的确定 | 第32-33页 |
| ·模糊规则的制订 | 第33页 |
| ·基于MATLAB的模糊推理 | 第33-36页 |
| ·MATLAB简介 | 第33-34页 |
| ·模糊逻辑工具箱 | 第34-36页 |
| ·模糊推理表的建立 | 第36-40页 |
| 第五章 磁悬浮轴承数字控制部分设计 | 第40-62页 |
| ·TMS320F240概述 | 第40页 |
| ·DSP芯片的特点 | 第40-42页 |
| ·TMS320F240内部结构及组成 | 第42-44页 |
| ·数字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4-56页 |
| ·A/D采样通道的设计 | 第45-46页 |
| ·程序,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 第46-47页 |
| ·PWM的产生 | 第47-49页 |
| ·ST-1型非接触式位移振动传感器 | 第49-51页 |
| ·DSP与主机的通信接口 | 第51页 |
| ·功放电路的设计 | 第51-52页 |
| ·两种控制策略的比较 | 第52-54页 |
| ·驱动电路设计 | 第54-56页 |
| ·数字控制器的软件实现 | 第56-58页 |
| ·上位机程序开发 | 第58-62页 |
| 第六章 系统调试及试验结果 | 第62-70页 |
| ·数字控制系统的调试步骤 | 第62页 |
| ·数字控制器的调试工具 | 第62-64页 |
| ·ICETEK-5100PP开发系统 | 第62页 |
| ·目标系统的JTAG仿真头 | 第62-63页 |
| ·Code Composer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 | 第63-64页 |
| ·利用CCS的软件开发流程图 | 第64页 |
| ·ST-5000A型多功能柔性转子试验台 | 第64-66页 |
| ·概述 | 第64页 |
| ·仪器特点 | 第64-65页 |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65页 |
| ·基本原理 | 第65-66页 |
| ·数字控制器的软件抗干扰技术 | 第66-67页 |
| ·看门狗技术 | 第66-67页 |
| ·干扰避开法 | 第67页 |
| ·数字控制系统的试验结果 | 第67-70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70页 |
| ·有关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