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提出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关于这一领域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1页 |
·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共识 | 第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0-11页 |
第2章 国际航运企业专业人才情况分析 | 第11-14页 |
·目前国际航运专业人才供需形势 | 第11页 |
·未来国际船员供需平衡情况 | 第11-13页 |
·船员国籍的变化 | 第12页 |
·船员学员招生量增加,但仍需提高 | 第12页 |
·未来船员需求的变化 | 第12-13页 |
·对大年龄OECD国家高级航运专业人才的依赖 | 第13页 |
·修订的STCW95公约的影响 | 第13-14页 |
第3章 国内航运企业专业人才情况分析 | 第14-19页 |
·实证分析 | 第14-17页 |
·人员结构细分情况 | 第14-16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 | 第16-17页 |
·国内航运企业专业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国内航运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 第18-19页 |
第4章 航运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第19-27页 |
·自有商船海员人才需求量预测的依据 | 第19-25页 |
·船舶级别的划分标准 | 第19-20页 |
·单船干部船员配备 | 第20-21页 |
·干部船员的配备系数 | 第21页 |
·追加系数 | 第21-22页 |
·干部船员的自然减员情况 | 第22页 |
·统计资料 | 第22-23页 |
·自有商船专业人才需求量预测方法 | 第23-24页 |
·预测结果 | 第24-25页 |
·我国高级船员劳务输出的数量预测 | 第25页 |
·统计资料 | 第25页 |
·高级船员劳务输出的预测模型 | 第25页 |
·预测结果 | 第25页 |
·航运业发展对人才需求预测的说明 | 第25-27页 |
第5章 航运企业专业人才的培训体系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航运企业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第27-28页 |
·关于航运企业专业人才素质的观点 | 第27-28页 |
·航运企业专业人才人才的基本素质 | 第28页 |
·影响培训体系的主要因素 | 第28-30页 |
·外部环境因素 | 第28-29页 |
·内部环境因素 | 第29-30页 |
·培训要求的层级与培训内容 | 第30-32页 |
·航海培训的层级分析 | 第30-31页 |
·高级船员培训的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航运企业专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 | 第32-35页 |
·培训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3页 |
·组织结构与职责 | 第33-34页 |
·良好的组织程序 | 第34-35页 |
·培训计划的实施 | 第35-38页 |
·培训资源的组织 | 第35-36页 |
·评估方式 | 第36-38页 |
第6章 航运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标准 | 第38-45页 |
·航运法规的要求 | 第38-40页 |
·STCW95国际公约的要求 | 第38-39页 |
·《ISM规则》的要求 | 第39页 |
·我国海事局的97规则要求 | 第39-40页 |
·港口国监督(PSC)的制约 | 第40-41页 |
·PSC的全球化网络 | 第40页 |
·PSC检查范围的扩大 | 第40-41页 |
·航海科技的发展影响 | 第41-45页 |
·海上通信技术 | 第42页 |
·船舶自动化水平 | 第42-43页 |
·“海上办公室”的概念 | 第43-45页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 | 第45-48页 |
·目前航运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总结 | 第45-46页 |
·对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宣传教育、统一思想工作不到位 | 第45页 |
·专业人才改革不应落后于航运体制该改革 | 第45-46页 |
·航运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效益不理想是影响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客观原因之一 | 第46页 |
·航运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 第46-48页 |
·从整体上把握航运企业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 第46页 |
·航运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加深对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意义的认识 | 第46-47页 |
·最大限度的开发盘活专业人才资源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