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14-21页 |
| 符号说明 | 第21-23页 |
| 第一部 分重组内皮抑素蛋白对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23-50页 |
| 前言 | 第23-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41页 |
| 1.材料 | 第27-32页 |
| 2.方法 | 第32-41页 |
| ·endostatin基因的克隆 | 第32-35页 |
| ·引物设计 | 第32页 |
| ·总RNA的抽提 | 第32页 |
| ·endostatin cDNA的制备 | 第32-33页 |
| ·endostatin cDNA的回收 | 第33-34页 |
| ·endostatin基因的T-A克隆 | 第34页 |
| ·重组克隆的筛选、鉴定 | 第34-35页 |
| ·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GAPZ_αA-En)的构建 | 第35-36页 |
| ·pGAPZ_αA酵母表达质粒的扩增、提取 | 第35页 |
| ·endostatin基因的亚克隆 | 第35页 |
| ·endostatin亚克隆的筛选、鉴定 | 第35-36页 |
| ·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 | 第36-39页 |
| ·酵母菌GS115的感受态制备 | 第36页 |
| ·电转化实验 | 第36页 |
| ·SDS-PAGE电泳筛选阳性表达菌 | 第36-38页 |
| ·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质 | 第38页 |
| ·endostatin表达蛋白的纯化 | 第38-39页 |
| ·重组endostatin体外活性测定 | 第39页 |
| ·重组endostatin蛋白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39-41页 |
| ·兔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9页 |
| ·重组endostatin蛋白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39-41页 |
| 结果 | 第41-45页 |
| 1.endostatin基因的分离 | 第41页 |
| 2.克隆载体pGEM-En的构建 | 第41-42页 |
| 3.表达载体pGAPZ_αA-En的构建 | 第42页 |
| 4.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 | 第42页 |
| 5.重组endostatin蛋白的纯化 | 第42页 |
| 6.重组endostatin蛋白的体外活性鉴定 | 第42-43页 |
| 7.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 8.重组endostatin蛋白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50页 |
| 1.内皮抑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 第46-47页 |
| 2.重组内皮抑素蛋白对角膜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47-48页 |
| 3.重组内皮抑素蛋白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48-50页 |
| 第二部分 重组α-IFN联合脂质体介导endostatin基因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50-69页 |
| 前言 | 第50-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62页 |
| 1.材料 | 第51-53页 |
| 2.方法 | 第53-62页 |
| ·引物设计 | 第53页 |
| ·PCR扩增含有人IgGγ链信号肽序列的endostatin基因 | 第53-54页 |
| ·重组分泌型endostat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页 |
| ·体外活性测定 | 第54-57页 |
| ·重组表达质粒pVAX-En的抽提与纯化 | 第54-55页 |
| ·细胞培养 | 第55-56页 |
| ·基因转染 | 第56-57页 |
| ·ELISA检测endostatin的分泌 | 第57页 |
| ·MTT法检测重组质粒对ECV-204的抑制作用 | 第57页 |
| ·体内抑制实验 | 第57-62页 |
| ·脂质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转染活体兔角膜的研究356 | 第57-59页 |
| ·脂质体介导重组表达质粒pVAX-En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59-62页 |
| 结果 | 第62-64页 |
| 1.含有人IgGγ链信号肽序列的endostatin基因的获得 | 第62页 |
| 2.重组endostatin表达载体(pVAX-sEn)的构建 | 第62页 |
| 3.ELISA检测pVAX-sEn转染上清中endostatin含量 | 第62页 |
| 4.体外活性测定 | 第62-63页 |
| 5.脂质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质粒转染兔角膜 | 第63页 |
| 6.重组α-IFN和脂质体介导pVAX-sEn基因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63-64页 |
| 讨讨 | 第64-69页 |
| 1.基因载体的选择 | 第64-65页 |
| 2.基因转导系统的选择 | 第65-66页 |
| 3.重组α-IFN联合脂质体介导重组表达质粒pVAX-En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66-69页 |
| 第三部分 重组α-IFN联合脂质体介导endostatin基因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 | 第69-75页 |
| 前言 | 第69-7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 1.材料 | 第70页 |
| 2.方法 | 第70-71页 |
| ·卵巢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70页 |
| ·重组α-IFN联合表达载体pVAX-En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 | 第70-71页 |
| ·体内抑制实验 | 第70-71页 |
| ·治疗观察 | 第71页 |
| ·病理检测 | 第71页 |
| 结果 | 第71-72页 |
| 1.抑瘤效果 | 第71-72页 |
| 2.病理检测结果 | 第72页 |
| 讨论 | 第72-75页 |
| 1.内皮抑素抗肿瘤的研究现状 | 第72-73页 |
| 2.抗血管生成疗法在卵巢癌中的应用 | 第73-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附录 | 第76-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