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6页 |
·选题目的 | 第11-12页 |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 第11页 |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迫切性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2页 |
·国内、外有关资本结构的实证动态 | 第12-15页 |
·国外实证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实证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课题的实际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资本结构理论基础 | 第16-29页 |
·资本结构的定义 | 第16页 |
·资本结构对企业影响作用 | 第16-21页 |
·资本结构对资金使用成本的影响 | 第17页 |
·资本结构对企业具有抵税收益用途 | 第17页 |
·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的价值 | 第17-18页 |
·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的治理结构 | 第18-21页 |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21-29页 |
·早期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 第21-22页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22-26页 |
·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东、西部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对比 | 第29-38页 |
·导言 | 第29页 |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所选用指标 | 第29-30页 |
·实证结果 | 第30-37页 |
·以地区为影响因素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0-31页 |
·融资结构的对比 | 第31-32页 |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对比 | 第32-34页 |
·资本结构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对比 | 第34-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中国家族企业与资本结构 | 第38-46页 |
·导言 | 第38页 |
·家族企业的涵义 | 第38-39页 |
·中国家族企业资本结构状况 | 第39-41页 |
·股权高度集中 | 第39页 |
·负债比率向两个极端发展 | 第39-41页 |
·家族企业在四个企业发展时期的资本结构 | 第41-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债转股”与资本结构 | 第46-52页 |
·导言 | 第46-47页 |
·债转股的操作过程 | 第47-48页 |
·债转股与资本结构 | 第48-51页 |
·正常企业 | 第50-51页 |
·亏损企业 | 第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第六章 资本结构的五个优化目标 | 第52-58页 |
·导言 | 第52页 |
·资本结构的优化目标的内涵 | 第52-54页 |
·企业利润最大化 | 第52页 |
·企业价值最大化 | 第52-53页 |
·股东财富最大化 | 第53页 |
·经理效用最大化 | 第53页 |
·加权资本成本最小化 | 第53-54页 |
·资本结构各优化目标并非完全等价关系 | 第54-58页 |
·企业利润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与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 第54-56页 |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 第56页 |
·经理效用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 第56-58页 |
第七章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资本结构决策评估模型 | 第58-66页 |
·灰色系统理论介绍 | 第58-60页 |
·什么是灰色系统 | 第58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8-59页 |
·关联系数的计算 | 第59-60页 |
·灰关联度的计算 | 第60页 |
·决策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建立决策矩阵 | 第60-61页 |
·计算灰关联系数,构造灰色关联系数判断矩阵 | 第61页 |
·对各评价指标赋权 | 第61-62页 |
·利用投影法集中关联系数得出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灰关联度 | 第62页 |
·应用举例 | 第62-66页 |
·企业提出筹资方案 | 第62-63页 |
·企业的评价指标 | 第63-64页 |
·建立决策矩阵 | 第64页 |
·构造灰色关联系数判断矩阵 | 第64页 |
·利用群灰关联度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 第64-65页 |
·计算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灰关联度 | 第65-66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