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吊拉组合桥的由来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12页 |
·研究吊拉组合桥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 第12-15页 |
第二章 超大跨径吊拉组合体系的结构性能分析 | 第15-26页 |
·国内外对吊拉组合桥的构想 | 第15-18页 |
·罗勃林体系及斜拉—悬吊协作体系 | 第15-16页 |
·狄辛格体系及修正的狄辛格体系 | 第16-17页 |
·预压预应力连续加劲梁吊拉组合体系 | 第17-18页 |
·各类体系的结构性能分析 | 第18-23页 |
·罗勃林体系及斜拉—悬吊协作体系 | 第18-21页 |
·狄辛格体系及修正的狄辛格体系 | 第21-22页 |
·预压预应力连续加劲梁吊拉组合体系 | 第22-23页 |
·综合评述 | 第23-24页 |
·吊拉组合桥梁的结构体系的选择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超大跨径吊拉组合大桥的计算模式及结构体系的选择 | 第26-41页 |
·预压预应力连续加劲梁吊拉组合桥结构计算与施工工艺一体化计算模式 | 第26-30页 |
·计算模式的确定 | 第26-28页 |
·悬索体系有缆线形的确定 | 第28-30页 |
·超大跨径吊拉组合桥的几种结构体系 | 第30-31页 |
·几种体系结构形式的差异 | 第30页 |
·几种体系的计算方法的不同 | 第30-31页 |
·几种体系在交接区吊杆的疲劳问题的对比研究 | 第31-33页 |
·几种不同超大跨径吊拉组合体系主梁刚度的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几种不同超大跨径吊拉组合桥的主梁内力比较 | 第35-37页 |
·几种不同超大跨径吊拉组合桥与悬索桥的比较分析 | 第37-41页 |
·几种不同超大跨径吊拉组合桥与悬索桥的主梁的刚度的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几种不同超大跨径吊拉组合桥与悬索桥的主梁的内力的比较分析 | 第38-41页 |
第四章 预压预应力连续加劲梁吊拉组合桥主梁结构性能分析 | 第41-75页 |
·预压预应力吊拉组合桥的特殊构造处理 | 第41-43页 |
·在结构设计计算及施工中采用配重预压悬索体系来增加主梁的重力刚度,协调悬索体系与斜拉体系的刚度差异,实现两种体系刚度的统一 | 第41-42页 |
·对悬索体系主梁施加体外预应力,补充轴力,使之成为与斜拉体系主梁受力状况一致的压弯构件,解决了两者之间结构受力性能的间断,达到结构性能的连续 | 第42页 |
·交接区域主梁的受力构造要求 | 第42-43页 |
·吊拉组合桥全桥刚度及内力分析 | 第43-58页 |
·全桥主梁变形 | 第45-54页 |
·全桥主梁内力分析 | 第54-58页 |
·吊拉组合桥交接区域主梁的变形及内力计算分析 | 第58-72页 |
·交接区域主梁在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变形分析 | 第58-63页 |
·交接区域主梁在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内力计算分析 | 第63-65页 |
·在活载作用下交接区域主梁的变形分析 | 第65-69页 |
·交接区域主梁在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分析 | 第69-72页 |
·超大跨径预压预应力吊拉组合桥最优分跨比的确定 | 第72-75页 |
·吊拉组合桥的结构性能要充分体现其"化大为小、再集小成大"的优势 | 第72-73页 |
·吊拉组合桥造价要求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意大利墨西拿海峡大桥的吊拉组合桥方案的结构性能分析 | 第75-93页 |
·设计方案及特点 | 第75-76页 |
·技术指标与设计资料 | 第75页 |
·桥位地质状况 | 第75-76页 |
·主要构造 | 第76-77页 |
·单箱多室流线型扁平钢箱梁 | 第76页 |
·斜拉体系 | 第76-77页 |
·悬索体系 | 第77页 |
·主缆锚碇 | 第77页 |
·桥面铺装 | 第77页 |
·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内力变形分析 | 第77-80页 |
·恒载内力 | 第77-78页 |
·活载内力计算 | 第78-79页 |
·荷载组合 | 第79-80页 |
·结构刚度分析 | 第80-84页 |
·全桥刚度分析 | 第80页 |
·全桥比降分析 | 第80-84页 |
·吊拉交接区域主梁的变形及内力计算分析 | 第84-90页 |
·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交接区变形计算分析 | 第84-87页 |
·交接区主梁的内力计算分析 | 第87-90页 |
·运营阶段悬索体系的吊杆疲劳分析 | 第90-91页 |
·吊拉组合桥与传统的悬索桥的经济技术比较分析 | 第91-93页 |
·全桥刚度比较分析 | 第91页 |
·经济比较分析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