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进展综述 | 第7-11页 |
·耕地整理内涵研究 | 第8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 第8-11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特色及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2-14页 |
2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若干理论方法问题 | 第14-22页 |
·关于耕地整理 | 第14-16页 |
·耕地整理的科学内涵 | 第14-15页 |
·耕地整理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关于耕地整理潜力 | 第16-20页 |
·耕地整理潜力内涵 | 第16-18页 |
·耕地整理潜力结构 | 第18-20页 |
·关于耕地整理潜力评价 | 第20-22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内涵 | 第20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与手段 | 第20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3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单元划分 | 第22-28页 |
·评价单元划分的主要模式 | 第22页 |
·土地类型划分 | 第22-26页 |
·土地类型划分原则 | 第22-23页 |
·土地类型划分方法 | 第23-25页 |
·土地类型划分方案 | 第25-26页 |
·土地类型评价 | 第26-28页 |
·丰都土地类型结构 | 第26-28页 |
·丰都土地类型特征 | 第28页 |
4 耕地整理单项评价 | 第28-35页 |
·新增有效耕地面积潜力评价 | 第28-30页 |
·评价思路与方法 | 第28-30页 |
·评价方案 | 第30页 |
·新增生产力潜力评价 | 第30-31页 |
·评价思路与方法 | 第30页 |
·评价方案 | 第30-31页 |
·改善生态环境潜力评价 | 第31-33页 |
·评价思路与方法 | 第31-33页 |
·评价方案 | 第33页 |
·生产投入节约潜力评价 | 第33-35页 |
·评价思路与方法 | 第33页 |
·评价方案 | 第33-35页 |
5 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 | 第35-41页 |
·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35页 |
·耕地整理潜力综合测评 | 第35-40页 |
·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5-38页 |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第38-39页 |
·因素权重的计算 | 第39页 |
·评价综合分值的计算 | 第39-40页 |
·耕地整理潜力综合定级 | 第40-41页 |
6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结果应用 | 第41-43页 |
·耕地整理潜力分区 | 第41-42页 |
·潜力分区原则 | 第41页 |
·潜力分区方案 | 第41-42页 |
·耕地整理时序安排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