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本论文工作背景及工作简介 | 第9-11页 |
| 2 图像和视频压缩方法 | 第11-23页 |
| ·图像压缩编码 | 第11-13页 |
| ·统计编码 | 第11页 |
| ·预测编码 | 第11-12页 |
| ·变换编码 | 第12页 |
| ·欠量量化编码 | 第12页 |
| ·模型编码 | 第12-13页 |
| ·其它编码 | 第13页 |
| ·图像和视频压缩标准 | 第13-23页 |
| ·JPEG | 第13页 |
| ·JPEG2000 | 第13-17页 |
| ·MPEG-4 | 第17-18页 |
| ·图像的质量评价标准 | 第18-19页 |
| ·可视电话 | 第19-23页 |
| 3 小波变换图像压缩理论简介 | 第23-34页 |
| ·傅立叶变换到小波分析 | 第23-29页 |
| ·傅立叶变换 | 第23-24页 |
|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24页 |
| ·小波变换 | 第24-25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4-25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5页 |
| ·二进制小波变换 | 第25页 |
| ·多分辨率分析与正交小波变换 | 第25-29页 |
| ·多分辨率分析 | 第26页 |
| ·二度方程及多分辨率滤波器组 | 第26-28页 |
| ·小波正交基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小波变换应用于图像压缩 | 第29-30页 |
| ·图像压缩与小波包变换 | 第30-34页 |
| ·小波包定义 | 第30页 |
| ·小波包空间分解 | 第30-31页 |
| ·小波包算法 | 第31页 |
| ·小波包最优基选择 | 第31-32页 |
| ·小波包变换应用于图像压缩 | 第32-34页 |
| 4 小波零树压缩编码方法研究 | 第34-47页 |
| ·零树结构 | 第34-36页 |
| ·EZW和SPIHT算法 | 第36-39页 |
| ·一种DPCM、零树和游程相结合的算法 | 第39-43页 |
| ·零树和游程结合的可行性 | 第39-40页 |
| ·新算法及其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 ·新算法介绍 | 第40-42页 |
|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 ·一种DPCM、零树和格型矢量量化相结合的改进算法 | 第43-47页 |
| ·格型矢量量化理论简介 | 第43-44页 |
| ·新算法及其实验结果 | 第44-47页 |
| ·新算法介绍 | 第44-46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 5 含噪图像的小波零树编码研究 | 第47-56页 |
| ·小波域门限去噪方法 | 第47-52页 |
| ·SPIHT算法对含噪图像的编码结果 | 第52页 |
| ·基于软门限去噪的小波零树编码算法 | 第52-54页 |
| ·仿真结果 | 第54-56页 |
| 6 小波零树编码方法总结 | 第56-65页 |
| ·一些改进的零树编码措施 | 第56-59页 |
| ·嵌入式小波包零树量化编码 | 第59-62页 |
| ·介绍 | 第59页 |
| ·兼容性零树结构 | 第59-61页 |
| ·算法性能及其结论 | 第61-62页 |
| ·分别基于小波分解和小波包分解的SFQ算法 | 第62-65页 |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