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宽缩窄对洪水位影响的研究
| 1 前言 | 第1-15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问题的提出和以往的研究方法 | 第10-15页 | 
| 2 定床时的水位流量关系 | 第15-17页 | 
| 3 不同河段不同河宽对过流能力的影响 | 第17-32页 | 
| 3.1 主槽(特别是深槽)是排洪的主要通道 | 第17-19页 | 
| 3.2 不同河宽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推求 | 第19-32页 | 
| 3.2.1 不同槽宽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推求方法 | 第19-22页 | 
| 3.2.2 推求结果 | 第22-32页 | 
| 4 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 第32-35页 | 
| 4.1 边壁糙率对综合糙率的影响 | 第32-35页 | 
| 5 河宽变化对水位影响的原因和机理 | 第35-49页 | 
| 5.1 涨水期冲刷的影响 | 第35-40页 | 
| 5.2 造成河南河道和山东河道涨率差异的原因 | 第40-46页 | 
| 5.2.1 比降不同是首要因素 | 第40-41页 | 
| 5.2.2 流量系数的差别 | 第41-46页 | 
| 5.3 洪水过程中影响因素的调整变化 | 第46-49页 | 
| 6 历年水位偏高和涨率偏大的原因分析 | 第49-54页 | 
| 6.1 水位“偏高”的原因 | 第49-54页 | 
| 7 黄河下游不同河段河性差别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 第54-61页 | 
| 8 结语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附录2 分析计算用的部分计算机程序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