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 第1-17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国际背景:教育的国际化 | 第10-11页 |
·国内背景: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 | 第11-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调查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5-17页 |
2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7-24页 |
·教育产业的市场化 | 第17-20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4页 |
3 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4-34页 |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背景 | 第24-26页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政策的开放性 | 第24页 |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合作趋势 | 第24-25页 |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趋同化 | 第25-26页 |
·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状况 | 第26-27页 |
·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和形式 | 第27页 |
·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中外合作办学的外部体制问题 | 第27-29页 |
·中外合作办学内部体制问题 | 第29页 |
·高校管理体制中的“科层制管理” | 第29-30页 |
·教育权力的不平等 | 第30-34页 |
4 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构想 | 第34-48页 |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一般模式及其特点 | 第34-36页 |
·融合型模式 | 第34-35页 |
·嫁接型模式 | 第35-36页 |
·松散型模式 | 第36页 |
·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 | 第36-38页 |
·南京大学的经验 | 第36-37页 |
·同济大学的经验 | 第37页 |
·上海的经验 | 第37-38页 |
·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 第38-40页 |
·陕西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 | 第39页 |
·陕西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 | 第39-40页 |
·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的构想 | 第40-48页 |
·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的总体构想 | 第40-41页 |
·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多元化模式的内容 | 第41-48页 |
5 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 第48-61页 |
·为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创造基础条件 | 第48-51页 |
·解决观念问题,正确认识中外合作办学中鼓励和限制的关系 | 第48-49页 |
·完善合作办学法律、法规,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保驾护航 | 第49-50页 |
·创造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良好育人环境 | 第50-51页 |
·完善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体制 | 第51-53页 |
·规范外教聘请与管理,保证陕西高校合作办学的质量与效益 | 第51页 |
·加强外籍教师的教学管理,保证陕西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 第51-52页 |
·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调动外教的工作积极性 | 第52-53页 |
·促进陕西中外合作办学的制度创新 | 第53-57页 |
·探索在陕西开辟国际高等教育特区 | 第53-54页 |
·建立陕西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制度 | 第54-57页 |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陕西中外合作办学的多元化 | 第57-61页 |
·促进陕西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多形式 | 第57-58页 |
·促进陕西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 第58-59页 |
·促进陕西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和教育资源的多渠道 | 第59-61页 |
6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