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行政事实行为概论 | 第12-39页 |
第一节 行政事实行为问题出现的背景 | 第12-18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12-15页 |
二 理论背景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 | 第18-30页 |
一、 行政事实行为诸多定义的分析 | 第18-22页 |
二、 行政法律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源考 | 第22-25页 |
三、 行政事实行为的定义及其特征 | 第25-30页 |
第三节 行政事实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30-35页 |
一、 行政事实行为和行政法律行为 | 第30-31页 |
二、 行政事实行为和准行政行为 | 第31-33页 |
三、 行政事实行为和假行政行为 | 第33-34页 |
四、 行政事实行为和行政侵权行为 | 第34-35页 |
第四节 行政事实行为的分类和几种典型的行政事实行为 | 第35-39页 |
一、 分类 | 第35-38页 |
二、 几种典型的行政事实行为 | 第38-39页 |
第二章 行政事实行为救济制度的构建 | 第39-55页 |
第一节 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定位和诉讼价值分析 | 第39-43页 |
一 行政事实行为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的定位 | 第39-41页 |
二 行政事实行为的诉讼价值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二节 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控制 | 第43-45页 |
一 建立和完善有关行政主体方面的法律法规 | 第43页 |
二 加快《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步伐 | 第43-45页 |
三 确立行政资讯公开制度 | 第45页 |
第三节 构建行政事实行为救济制度的初步设想 | 第45-55页 |
一、 借鉴《国家赔偿法》立法经验,改《行政复议法》中“具体行政行为”为“职权行为” | 第46页 |
二、 修改《国家赔偿法》的“违法”归责原则,扩大国家赔偿范围 | 第46-50页 |
三、 完善现行行政诉讼救济制度 | 第50-55页 |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书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