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水文学论文

广元市几种退耕还林模式径流分析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1页
   ·林冠截留研究第10-12页
   ·森林枯枝落叶层生态水文特性研究第12-13页
   ·森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第13-17页
     ·土壤容重第13-14页
     ·林地土壤入渗性能第14-16页
     ·林地土壤水分贮存第16页
     ·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第16-17页
   ·森林蒸发散研究第17-18页
   ·森林植被与径流研究第18-20页
     ·产流类型及影响因子第18-19页
     ·森林植被与径流研究第19-20页
   ·径流模型第20-21页
第二部分 研究区概况第21-22页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5页
   ·研究内容第22页
     ·林地土壤的水文性质第22页
     ·枯落物层水文特性和功能第22页
     ·地表产流因素分析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4页
     ·处理设置第22页
     ·土壤物理性状第22-23页
       ·取样第22页
       ·测定方法第22-23页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观测第23-24页
       ·大气降水观测第23页
       ·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观测第23-24页
       ·土壤贮水能力第24页
       ·森林枯枝落叶层水容量测定第24页
     ·径流观测第24页
   ·数据提取及分析第24-25页
第四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25-51页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第25-35页
     ·土壤容重第25-26页
     ·土壤孔隙度第26-28页
     ·土壤贮水量比较第28页
     ·土壤水分渗透性第28-29页
     ·枯落物水文特性第29-32页
       ·不同林型下枯落物持水性第29-32页
       ·枯落物层持水性的季节变动第32页
     ·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第32-35页
       ·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第32页
       ·土壤水分再分布动态第32-35页
   ·降雨与径流第35-51页
     ·不同量级降雨与径流关系第35-38页
       ·不同量级降雨与径流出现率第35-37页
       ·不同量级降雨与径流系数第37-38页
     ·径流滞后影响因素第38-45页
       ·产流前平均雨强与产流前历时第38-41页
       ·土壤初始含水量(w)与产流前历时(t_p)第41-42页
       ·植被盖度与产流前历时第42-43页
       ·产流前降雨量与产流前历时第43-44页
       ·产流前平均雨强、土壤初始含水量与产流前历时第44-45页
       ·土壤初始含水量与产流前降水量第45页
     ·径流量影响因素第45-51页
       ·降雨量与径流量第45-47页
       ·降雨强度与次径流量第47-48页
       ·植被覆盖度与降雨产流量关系第48-49页
       ·土壤初始含水量与次径流量关系第49-51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51-53页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第51-52页
     ·土壤容重第51页
     ·土壤孔隙第51页
     ·土壤贮水能力第51页
     ·土壤渗透性第51页
     ·枯落物持水性第51-52页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第52页
   ·临界降雨量第52页
   ·产流前历时第52页
   ·产流量第52-53页
     ·降雨强度与径流量第52页
     ·降雨量与径流量第52-53页
     ·植被盖度与径流量第53页
     ·土壤初始含水量与径流量第53页
第六部分 讨论第53-55页
   ·土壤水分研究方法第53页
   ·雨后土壤水分回落过程研究第53页
   ·不同植被下降水-入渗-产流机理研究第53页
   ·径流滞后效应研究第53-54页
   ·森林水文效益的尺度转换问题第54页
   ·树种选择及种间配置机理研究第54页
   ·产流模型适用性探讨第54页
   ·试验样地与结果误差分析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英文摘要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工程招投标管理
下一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银行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