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中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缩写表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21页
 1. 细胞程序性死亡概述第9页
 2.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及研究方法第9-10页
  2.1 PCD的一般特征第9-10页
  2.2 PCD的研究方法第10页
 3.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与调控第10-14页
  3.1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信号转导第11-13页
  3.2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调控第13-14页
  3.3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相关蛋白第14页
 4. 植物正常发育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第14-16页
  4.1 植物的营养生长与PCD第15页
  4.2 植物的生殖生长与PCD第15-16页
 5.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第16-21页
  5.1 HR属于PCD范畴的证据第17-19页
  5.2 HR中的PCD诱导因子第19-20页
  5.3 过敏反应的可能调控途径及其与细胞PCD的关系第20-21页
引言第21-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1. 供试品种与叶绣菌菌种第22页
 2. 幼苗培育与接种第22页
 3. 电镜样品制备第22-23页
 4. 小麦叶片、叶锈菌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23页
 5.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dT)介导的3'-OH末端标记检测第23-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43页
 1. 小麦健叶的结构特点第25页
 2. 叶锈菌侵染后对小麦细胞结构的影响第25-40页
  2.1 光镜下小麦叶肉细胞的结构特点第25-30页
  2.2 电镜下小麦叶肉细胞的结构特点第30-40页
 3. 叶锈菌侵染对小麦细胞核内DNA的影响第40-43页
  3.1 DNA梯状图谱第40-41页
  3.2 核DNA断裂程度的显示第41-43页
讨论第43-53页
 1. 叶锈菌侵染对小麦叶肉细胞结构的影响第43-46页
  1.1 不亲和互作中小麦叶肉细胞结构的变化特点第43-45页
  1.2 亲和互作中小麦叶肉细胞结构的变化特第45-46页
 2.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的HR属植物PCD范畴第46-48页
  2.1 DNA Ladder的形成第46-47页
  2.2 原位末端标记的结果第47-48页
 3. 小麦与叶锈菌不亲和互作的PCD过程中寄主细胞原生质组分降解的主要方式及其趋向第48-49页
 4.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PCD被启动的可能信号分子第49-51页
  4.1 Ca~(2+)可能是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中PCD发生的诱导信号第50页
  4.2 活性氧(AO)突发很可能介导HR中PCD的发生第50-51页
  4.3 细胞色素C可能是诱导植物PCD的重要因子第51页
 5. 植物细胞过敏反应、动物细胞凋亡和坏死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的比较第51-52页
 6.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是研究植物PCD的良好体系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英文摘要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批判走向建设--对当前中小学德育的思考
下一篇:试论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