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系模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1. 引言 | 第7-12页 |
1.1. 工作流技术简介 | 第7-8页 |
1.2. 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5. 研究成果与特色 | 第11-12页 |
2. 工作流管理技术综述 | 第12-19页 |
2.1. 工作流相关概念 | 第12页 |
2.2. 工作流参考模型 | 第12-17页 |
2.2.1. 工作流模型和建模工具 | 第13-14页 |
2.2.2. 工作流执行服务与工作流机 | 第14-15页 |
2.2.3. 客户端应用程序 | 第15页 |
2.2.4. 被调用的应用 | 第15页 |
2.2.5. 工作流系统的互操作 | 第15-16页 |
2.2.6. 系统管理和监控工具 | 第16-17页 |
2.2.7. WAPI与接口 | 第17页 |
2.3. 工作流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17-19页 |
3. 基于关系模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设计 | 第19-51页 |
3.1. 为什么要基于关系模型 | 第19-20页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0-26页 |
3.2.1. 开发背景 | 第20-22页 |
3.2.2. 组织机构 | 第22页 |
3.2.3. 业务流程 | 第22-24页 |
3.2.4.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 第24页 |
3.2.5. 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工作流分析 | 第24-25页 |
3.2.6.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36页 |
3.3.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6-28页 |
3.3.2. JkcFlow的总体结构 | 第28-34页 |
3.3.3. 系统开发模式 | 第34-36页 |
3.4. 工作流模型设计 | 第36-45页 |
3.4.1. 工作流建模描述 | 第36-37页 |
3.4.2. 工作流模型的组成 | 第37页 |
3.4.3. 过程模型 | 第37-40页 |
3.4.4. 组织模型 | 第40-41页 |
3.4.5. 信息模型 | 第41-43页 |
3.4.6. 工作流引擎的控制模型 | 第43-45页 |
3.5. 数据管理策略 | 第45-46页 |
3.6. 多个活动的表单共享机制 | 第46-48页 |
3.7. 运行环境 | 第48页 |
3.8. 关键技术 | 第48-50页 |
3.9. 系统特点 | 第50-51页 |
4. 工作流管理系统在攀枝花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 第51-59页 |
4.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 第51-52页 |
4.2. 攀枝花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 | 第52-55页 |
4.2.1. 工作流定义功能 | 第52-53页 |
4.2.2. 工作流管理、监控功能 | 第53页 |
4.2.3. 建设项目管理功能 | 第53-54页 |
4.2.4. 办公功能 | 第54页 |
4.2.5. 系统维护管理功能 | 第54-55页 |
4.3. 工作流系统JKcFLow的应用效果 | 第55-59页 |
5. 结论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