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及处理处置方法 | 第11-14页 |
·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及组成 | 第11页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 第11-13页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法概述 | 第13-14页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理化性质 | 第14-16页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基本物理性质 | 第14-15页 |
·垃圾焚烧飞灰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相特征 | 第15-16页 |
·飞灰的形态学特征 | 第16页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形成机理探讨 | 第16-20页 |
·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来源及组成 | 第16-18页 |
·飞灰中重金属含量与各金属物质蒸发点的关系 | 第18-19页 |
·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机制 | 第19-20页 |
·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安全填埋法 | 第20页 |
·固化与稳定化法 | 第20-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 第24-29页 |
·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试验药品 | 第25页 |
·样品的采集及粒径分级 | 第25-26页 |
·样品采集 | 第25-26页 |
·粒径分级 | 第26页 |
·垃圾焚烧飞灰特性表征方法 | 第26-27页 |
·BET 比表面积及N_2吸附脱附测定 | 第26页 |
·SEM+EDS | 第26-27页 |
·XRF | 第27页 |
·XRD | 第27页 |
·FT-IR | 第27页 |
·飞灰重金属的总量消解和分级提取 | 第27-28页 |
·垃圾浓渗滤液浓缩液的原始水质及与飞灰联合处理后的水质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垃圾焚烧飞灰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 第29-38页 |
·粒径分布 | 第29-30页 |
·飞灰的等温曲线和比表面积分析 | 第30-33页 |
·不同粒径飞灰的 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 | 第30-32页 |
·不同粒径飞灰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 第32-33页 |
·飞灰颗粒表面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第33-36页 |
·垃圾焚烧飞灰的烧失率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垃圾焚烧飞灰化学性质研究 | 第38-45页 |
·化学组成 XRF | 第38-39页 |
·矿物成分分析 | 第39-40页 |
·FT-IR | 第40-41页 |
·焚烧飞灰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分析 | 第41-44页 |
·焚烧飞灰重金属含量 | 第41-42页 |
·飞灰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与垃圾焚烧飞灰的联合处理初探 | 第45-57页 |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原始水质 | 第45-46页 |
·柱试验前后浓缩液的变化 | 第46-54页 |
·柱试验前后浓缩液基本水质参数的变化 | 第46-51页 |
·柱试验前后浓缩液中矿物相的变化 | 第51页 |
·柱试验前后浓缩液中一些离子的浓度变化 | 第51-54页 |
·柱试验前后飞灰的变化 | 第54-56页 |
·柱试验前后飞灰矿物相的变化 | 第54-55页 |
·柱试验前后飞灰中官能团的变化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