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EVA 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经营者薪酬激励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本文研究思路及其框架 | 第18页 |
·本文主要创新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第20-21页 |
·经营者的界定 | 第21页 |
·薪酬的界定 | 第21-22页 |
·经营者薪酬激励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4页 |
·激励理论 | 第24-25页 |
·内部人控制理论 | 第25页 |
·EVA 基本理论 | 第25-28页 |
·EVA 涵义 | 第25页 |
·EVA 调整事项 | 第25-27页 |
·EVA 计算公式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特点 | 第28-29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主要特点 | 第29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激励现状及问题 | 第29-34页 |
·年薪制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第4章 基于EVA 的经营者绩效评价 | 第34-40页 |
·EVA 与传统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34-37页 |
·传统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优缺点分析 | 第34-35页 |
·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EVA 的优点 | 第35-37页 |
·EVA 与其他近期提出的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比较 | 第37-40页 |
·EVA 与 REVA(修正的 EVA)的比较 | 第37-38页 |
·EVA 与 MVA(市场增加值)的比较 | 第38-40页 |
第5章 基于 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计划设计 | 第40-56页 |
·高新技术企业 EVA 的计算 | 第40-45页 |
·高新技术企业 EVA 计算与传统企业 EVA 计算的区别 | 第40-41页 |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 EVA 调整事项的影响 | 第41页 |
·高新技术企业计算 EVA 的具体步骤 | 第41-45页 |
·基于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型建立 | 第45-50页 |
·薪酬合同中直接以 EVA 作为考核指标 | 第46-47页 |
·薪酬合同中以“实际 EVA 减预计EVA”作为考核指标 | 第47-48页 |
·薪酬合同中以“本年 EVA 减上年EVA”作为考核指标 | 第48-50页 |
·基于EVA 的红利银行计划设计 | 第50-52页 |
·EVA 红利银行概述 | 第50页 |
·基于EVA 的红利银行计划具体设计 | 第50-51页 |
·EVA 红利银行功能及缺陷 | 第51-52页 |
·EVA 虚拟股票期权计划 | 第52-53页 |
·虚拟股票期权概述 | 第52页 |
·EVA 虚拟股票期权计划优势 | 第52-53页 |
·EVA 红利银行与虚拟股票期权结合计划 | 第53-56页 |
·EVA 红利银行与虚拟股票期权结合计划设计 | 第53-55页 |
·EVA 红利银行与虚拟股票期权结合计划的优势 | 第55-56页 |
第6章 案例与分析 | 第56-66页 |
·背景介绍 | 第56-57页 |
·YD 公司概况 | 第56页 |
·原 YD 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方案 | 第56-57页 |
·原 YD 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计划的主要缺陷 | 第57-58页 |
·YD 公司实施基于EVA 的经营者薪酬激励计划具体程序 | 第58-65页 |
·计算EVA 用到的 YD 公司的财务资料 | 第58-60页 |
·YD 公司经营者实施EVA 薪酬激励方案具体设计 | 第60-65页 |
·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