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2章 公共财政与政府部门预算概述 | 第13-30页 |
| ·公共财政的基本内容 | 第13-14页 |
| ·公共财政的含义 | 第13页 |
| ·公共财政的特点 | 第13-14页 |
| ·部门预算的含义和特点 | 第14-23页 |
| ·部门预算的含义 | 第14-15页 |
| ·部门预算的特点 | 第15-16页 |
| ·部门预算的分类和内容 | 第16-21页 |
| ·部门预算编制的程序 | 第21-23页 |
| ·部门预算改革的实质 | 第23-27页 |
| ·部门预算是对公共选择机制固有缺陷的一种制度性弥补 | 第24页 |
| ·部门预算是维护和保障纳税人权利的重要途径 | 第24-25页 |
| ·部门预算应是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一种政府制度安排 | 第25-26页 |
| ·部门预算体现着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程度 | 第26-27页 |
| ·部门预算作用 | 第27-30页 |
| ·推进了政治民主与法制化进程 | 第27-28页 |
| ·推动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28-29页 |
| ·增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 第29-30页 |
| 第3章 我国部门预算实施现状分析 | 第30-39页 |
| ·我国实施部门预算实施的历史沿革 | 第30-31页 |
| ·我国部门预算的实施实践现状 | 第31-34页 |
| ·初步建立起与国家宏观政策及部门履行职能紧密结合的预算分配机制 | 第31-32页 |
| ·实现了预算编制的计划性和严肃性 | 第32页 |
| ·通过提前预算编制时间和改进编制方式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 第32-33页 |
| ·部门预算真正成为部门自己的预算 | 第33页 |
| ·强化了全国人大对预算的监督职能 | 第33页 |
| ·地方实施部门预算取得进展 | 第33-34页 |
| ·我国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 ·预算的公共选择过程非规范化造成决策制定的失误 | 第34页 |
| ·财政与部门间的关系难以理顺 | 第34-35页 |
| ·缺乏部门预算编制的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 | 第35-37页 |
| ·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 第37页 |
| ·我国部门预算问题的产生原因 | 第37-39页 |
| ·预算中的部门利益 | 第37-38页 |
| ·预算编制过程不透明 | 第38页 |
| ·部门关系没有理顺 | 第38页 |
| ·财政部门基础工作落实不力 | 第38-39页 |
| 第4章 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部门预算的具体对策 | 第39-48页 |
| ·进一步完善我国部门预算的总体目标 | 第39-41页 |
| ·改革部门的收支预算编制方式 | 第39页 |
| ·遵循综合预算的管理思想 | 第39-40页 |
| ·实施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 第40页 |
| ·坚持民主化、法制化的决策程序 | 第40页 |
| ·建立标准化的预算管理周期 | 第40-41页 |
| ·实现法制约束的预算执行 | 第41页 |
| ·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 第41-43页 |
| ·合法性原则 | 第41页 |
| ·真实性原则 | 第41-42页 |
| ·稳妥性原则 | 第42页 |
| ·重点性原则 | 第42页 |
| ·完整性原则 | 第42-43页 |
|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步骤 | 第43页 |
| ·完善部门预算改革的具体对策 | 第43-48页 |
| ·切断政府公共部门预算经济的"脐带" | 第43-44页 |
| ·预算程序应科学化、民主化 | 第44-45页 |
| ·注意把握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管理 | 第45页 |
| ·改革人代会财政报告形式 | 第45-46页 |
| ·建立健全人大预算审查制度 | 第46页 |
| ·完善定员定额标准 | 第46页 |
| ·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 第46-4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