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对策略探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已有的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简要评述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干群关系的内涵与相关学说 | 第18-21页 |
·干群关系的内涵 | 第18页 |
·干群关系的相关学说 | 第18-21页 |
·资本主义国家的契约论 | 第18-19页 |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公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我国干群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21-24页 |
·局部执政时期的干群关系 | 第21-22页 |
·建国初期的干群关系 | 第22-23页 |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干群关系 | 第23-24页 |
第4章 新时期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意义 | 第24-29页 |
·我国干群关系的现状 | 第24-25页 |
·干群关系的和谐共存 | 第24-25页 |
·干群关系的矛盾冲突 | 第25页 |
·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意义 | 第25-29页 |
·和谐干群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 第25-26页 |
·和谐干群关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26-27页 |
·和谐干群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 第27-29页 |
第5章 影响干群关系和谐的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影响干群关系和谐的直接原因 | 第29-32页 |
·权力来源上的错位:为上不为下 | 第29-30页 |
·行权对象上的错位:为己不为民 | 第30页 |
·行权目的上的错位:为利不为义 | 第30-31页 |
·行权依据上的错位:唯书不唯实 | 第31页 |
·权力监督上的错位:重党不重群 | 第31-32页 |
·影响干群关系和谐的深层次原因 | 第32-35页 |
·官僚主义的影响 | 第32页 |
·资本主义的影响 | 第32-33页 |
·市场经济的影响 | 第33页 |
·干部人事制度不健全 | 第33-35页 |
第6章 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对策 | 第35-40页 |
·畅通沟通渠道,形成干群良性互动 | 第35页 |
·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 | 第35-36页 |
·树立干部正确的政绩观 | 第36-37页 |
·增强干部的自律性 | 第37-38页 |
·变人治为法治 | 第38-4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