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抗菌素论文

纳他霉素产生菌的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纳他霉素简介第14-16页
     ·纳他霉素发现及命名第14页
     ·纳他霉素产生菌菌落特征第14-15页
     ·纳他霉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第15-16页
     ·纳他霉素的抑菌机理第16页
   ·纳他霉素的生产研究状况第16-18页
     ·国内纳他霉素的研究及生产概况第17页
     ·国外纳他霉素的研究及生产概况第17-18页
   ·纳他霉素的应用状况第18-19页
     ·纳他霉素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8页
     ·纳他霉素在医疗中的应用第18页
     ·纳他霉素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第18-19页
   ·纳他霉素的检测方法第19-21页
     ·元素分析法第19页
     ·比色分析法第19页
     ·滴定分析法第19页
     ·生物检测法第19-20页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第20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0-21页
   ·提高纳他霉素产量的途径第21-23页
     ·纳他霉素生产菌的选育第21-22页
     ·纳他霉素发酵工艺研究第22-23页
   ·纳他霉素的分离提取第23页
     ·异丙醇法第23页
     ·甲醇法第23页
     ·菌体破碎法第23页
   ·本研究的思路第23-24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24-25页
第二章 纳他霉素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第25-34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菌种第25页
     ·培养基第25-26页
     ·试验试剂第26页
     ·仪器及设备第26-27页
     ·试验方法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2页
     ·选择检测波长第28-29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纳他霉素的标准曲线第29-30页
     ·HPLC 法测定纳他霉素标准曲线第30-31页
     ·发酵液样品的处理第31-32页
     ·不同检测方法准确度试验比较第32页
   ·结论第32-34页
第三章 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第34-42页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菌种第34页
     ·培养基第34-35页
     ·试验试剂第35页
     ·仪器及设备第35-36页
     ·试验方法第36-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1页
     ·离子注入致死剂量的确定第38-39页
     ·硫酸二乙酯致死剂量的确定第39-40页
     ·突变菌株纳他霉素的产量测定第40页
     ·遗传稳定性试验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第四章 纳他霉素产生菌CS11-12摇瓶发酵工艺研究第42-58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菌种第42页
     ·培养基第42页
     ·试验材料及试剂第42页
     ·主要设备和仪器第42页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第42-43页
     ·试验方法第43-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6页
     ·确定种子种龄第45-46页
     ·发酵培养基最适碳源的确定第46-47页
     ·葡萄糖浓度对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第47-48页
     ·发酵培养基最适氮源的确定第48页
     ·组合氮源对产量的影响第48-49页
     ·初始pH对发酵的影响第49-50页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第50页
     ·响应面试验第50-55页
     ·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第55-56页
     ·发酵温度对发酵的影响第56页
   ·结论第56-58页
第五章 纳他霉素10L发酵罐发酵试验第58-67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菌种第58页
     ·培养基第58页
     ·试验原材料及试剂第58-59页
     ·主要设备第59页
     ·试验方法第59-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6页
     ·摇瓶发酵放大试验第61-62页
     ·发酵罐溶氧控制试验第62-63页
     ·不同溶氧度发酵试验比较第63-65页
     ·发酵补糖试验第65页
     ·发酵罐优化前后产量比较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稳定纤维素酶产生菌(群)筛选鉴定及酶活性质研究
下一篇:海带糕的研制及贮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