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司法保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司法保护对象:股东权利概述第11-20页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利的概念第11-12页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第12-16页
  一、"公司章程中记载为股东"对股东资格认定的作用第12-13页
  二、"股东名册中记载为股东"对股东资格认定的作用第13页
  三、"工商登记中记载为股东"对股东资格认定的作用第13-14页
  四、"实际出资"对股东资格认定的作用第14页
  五、"出资证明书"对股东资格认定的作用第14页
  六、"实际行使股东权利"对股东资格认定的作用第14-16页
 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利的性质第16-19页
  一、股权所有权说第16页
  二、股权债权说第16-17页
  三、股权社员权说第17页
  四、股权独立民事权利说第17-19页
 第四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利的分类第19-20页
  一、自益权和共益权第19页
  二、固有权和非固有权第19-20页
  三、法定股东权和章定股东权第20页
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被侵犯现象及原因分析第20-31页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被侵犯在司法中的表现第20-27页
  一、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第21-24页
   (一)股东知情权:股东行使决策权和财产收益权的基础第21-22页
   (二) 股东表决权:股东行使参与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利的重要手段第22-23页
   (三) 股利分配权:股东取得财产收益,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手段第23-24页
  二、中小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第24-26页
   (一) 股东代表诉讼第24-25页
   (二) 股东直接诉讼第25-26页
  三、中小股东与其他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第26-27页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被侵犯的原因分析第27-31页
  一、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制度设计的固有缺陷第28-29页
   (一) 有限责任公司的人资两合性特征第28页
   (二) 资本多数决原则第28-29页
  二、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第29-30页
   (一) 群体诚信意识的缺失第29-30页
   (二) 大股东诚信意识的缺失第30页
  三、我国相对落后的股权文化第30-31页
   (一) 中小股东的非理性投资心态第30页
   (二) 维权成本过高和中小股东"搭便车"心理第30-31页
第三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受司法保护的基础分析第31-37页
 第一节 制度上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体系有待完善第31-33页
  一、我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实体权利的行使应当建立系统性规定第31-32页
  二、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在对股东诉讼程序设计上应避免出现模糊概念第32-33页
 第二节 实践中股东诉讼参与各方的纠纷解决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第33-37页
  一、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自身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第33-35页
   (一) 对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认识的提高第34页
   (二) 对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被侵害的防犯意识的提高第34-35页
   (三) 对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后的救济意识的提高第35页
  二、司法裁判者需要提高处理股东诉讼的司法理念和司法能力第35-37页
   (一) 股东诉讼案件的司法裁判者需要有商人的思维模式第36页
   (二) 股东诉讼案件的司法裁判者需要有处理离婚案件的耐心第36页
   (三) 股东诉讼案件的司法裁判者需要掌握科学的法律解释方法第36-37页
第四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司法保护的特有原则第37-39页
 第一节 司法适度干预原则第37-38页
 第二节 尊重章程效力原则第38页
 第三节 穷尽内部救济原则第38-39页
 第四节 保持利益平衡原则第39页
第五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司法保护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39-41页
 第一节 对中小股东的诉讼请求进行必要的释明第39-40页
 第二节 参考经营判断规则第40页
 第三节 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界定第40页
 第四节 对董事"违法收入"的计算方法第40-41页
 第五节 巧用"拒证规则"分配举证责任第41页
结束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产抵押融资中的法律风险及防控
下一篇:我国公司法人治理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