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8-10页 |
(一) 应对国际国内挑战的需要 | 第8-9页 |
(二)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5页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 高校综合实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7-33页 |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一) 高校 | 第17页 |
(二) 高校综合实力 | 第17-18页 |
(三) 评价 | 第18-19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一) 系统理论 | 第19-22页 |
(二)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 | 第22页 |
(三) 高校的发展逻辑 | 第22-24页 |
三、高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33页 |
(一) 高校综合实力的影响因素 | 第24-29页 |
(二)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9-31页 |
(三)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第31页 |
(四) 高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3页 |
第二部分 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实证评析 | 第33-60页 |
一、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现状评析 | 第33-50页 |
(一) 广西高校人才培养评析 | 第34-37页 |
(二) 广西高校科学研究评析 | 第37-38页 |
(三) 广西高校服务社会评析 | 第38-39页 |
(四) 广西高校办学理念评析 | 第39-41页 |
(五) 广西高校教育经费评析 | 第41-42页 |
(六) 广西高校师资队伍评析 | 第42-44页 |
(七) 广西高校学科建设评析 | 第44-46页 |
(八) 广西高校基础设施评析 | 第46-48页 |
(九) 广西高校组织管理评析 | 第48-49页 |
(十) 广西高校校园文化评析 | 第49-50页 |
二、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评析结果 | 第50-55页 |
(一) 发展规模相对滞后 | 第50-51页 |
(二) 教育结构不尽合理 | 第51-52页 |
(三) 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 第52-54页 |
(四) 办学效益有待提升 | 第54-55页 |
三、广西高校综合实力主要影响因素 | 第55-60页 |
(一) 社会环境因素 | 第55-58页 |
(二) 高校自身因素 | 第58-60页 |
第三部分 提升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对策探索 | 第60-75页 |
一、条件:提升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前提分析 | 第60-63页 |
(一) 提升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性 | 第60-61页 |
(二) 提升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可行性 | 第61-63页 |
二、政府:提升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坚强后盾 | 第63-68页 |
(一) 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 | 第63-64页 |
(二)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 第64-65页 |
(三) 制定与实施“广西高等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第65-67页 |
(四) 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 | 第67-68页 |
三、大学:提升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中坚力量 | 第68-73页 |
(一) 合理定位办学目标 | 第68-69页 |
(二)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第69页 |
(三)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 第69-72页 |
(四) 创新内部管理体制 | 第72-73页 |
四、社会:提升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 | 第73-75页 |
(一) 支持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 第73-74页 |
(二) 实现资本市场与高校的联姻 | 第74-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注释 | 第76-7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86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