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今道友信美学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10-21页 |
(一) 日本的文化特色 | 第10-13页 |
(二)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 第13-14页 |
(三) 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 第14-17页 |
(四) 日本近现代的哲学与文学艺术 | 第17-21页 |
二、今道友信的美学思想 | 第21-27页 |
(一) 关于美的存在和存在的美 | 第21页 |
(二) 关于美学的对象 | 第21-23页 |
(三) 关于艺术含义与艺术之美 | 第23-24页 |
(四) 季节的忘却:现代技术和艺术与美学的关系 | 第24-27页 |
三、今道友信的研究方法 | 第27-44页 |
(一) 卡罗诺罗伽:今道友信研究美学的基本方法 | 第27-29页 |
(二) 存在主义美学东方儒教化:今道友信论存在主义与孔子美学 | 第29-44页 |
1. 诗艺术的定义的超越 | 第29-33页 |
2. 典礼艺术、意识的超越与美 | 第33-37页 |
3. 今道友信对孔子美学的批判 | 第37-39页 |
4. 今道友信论存在主义与孔子美学的方法论意义 | 第39-44页 |
四、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的意义 | 第44-47页 |
(一) 今道友信美学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启示意义 | 第44-45页 |
(二) 今道友信美学思想与东方美学的全球化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