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中国非营利事业单位构建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关于非营利组织第11-12页
     ·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第12-14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创新点第14-16页
第2章 中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第16-25页
   ·事业单位的特征和类别第16-19页
     ·事业单位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事业单位的特征第17-18页
     ·事业单位的类别第18-19页
   ·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困境第19-21页
     ·人员膨胀,财政不堪重负第19-20页
     ·机构重复设置,资源浪费严重第20页
     ·资源配置非社会化,社会效益低第20页
     ·体制改革滞后,缺乏统筹规划第20-21页
   ·事业单位改革的模式探讨第21-25页
     ·事业单位改革的模式争论第21-23页
     ·非营利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第23-25页
第3章 中国非营利事业单位构建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第25-34页
   ·非营利事业单位的特征及职能第25-30页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状况第25-27页
     ·非营利事业单位的特征第27-28页
     ·非营利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第28-30页
   ·非营利事业单位构建的必要性第30-31页
     ·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条件第30页
     ·协调利益群体关系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客观要求第30页
     ·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的必然要求第30-31页
     ·发挥市场资源配制作用的重要前提第31页
   ·中国非营利事业单位构建的有利条件第31-34页
     ·公民社会理论的兴起为非营利事业单位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第31-32页
     ·政府体制改革为非营利事业单位的构建提供广阔空间第32页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为非营利事业单位的构建提供经济基础第32页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非营利事业单位的构建提供法制保障第32-34页
第4章 中国非营利事业单位构建的主要障碍第34-42页
   ·外部环境的制约第34-36页
     ·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第34页
     ·经济基础薄弱第34-35页
     ·法律法规不完善第35-36页
     ·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第36页
   ·政府与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第36-40页
     ·产权关系不明第37-38页
     ·缺乏独立的劳动人事制度第38-39页
     ·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第39-40页
   ·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志愿失灵第40-41页
     ·公益失灵第41-42页
第5章 中国非营利事业单位构建的对策与建议第42-52页
   ·优化非营利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第42-46页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第42-43页
     ·夯实非营利事业单位的经济基础第43-45页
     ·健全非营利事业单位法律法规体系第45-46页
     ·大力培育公民社会第46页
   ·创新非营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第46-49页
     ·明晰非营利事业单位公益产权制度第47页
     ·建立新型法人治理结构第47-48页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第48-49页
   ·建立非营利事业单位的问责与监督机制第49-52页
     ·问责机制第49-50页
     ·监督机制第50-52页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政府管理思想与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目标模式构建
下一篇: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