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视觉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页 |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2 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 | 第10-16页 |
|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 第10-13页 |
| ·动画与动画片的概念区分 | 第10页 |
|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3页 |
| ·视觉暂留与动画 | 第13-14页 |
| ·动画角色的分类与特征 | 第14-16页 |
| 3 动画角色视觉设计分析 | 第16-26页 |
| ·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 第16-19页 |
| ·角色的线条 | 第16-17页 |
| ·角色的结构 | 第17-18页 |
| ·角色的色彩 | 第18-19页 |
| ·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风格特征 | 第19-26页 |
| ·漫画风格 | 第20-23页 |
| ·写实风格 | 第23-26页 |
| 4 传统视觉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 第26-44页 |
| ·传统造型语言的运用 | 第26-31页 |
| ·线描的运用 | 第26-29页 |
| ·“五色”的运用 | 第29-31页 |
| ·传统艺术形式的运用 | 第31-39页 |
| ·木版年画语言样式的借鉴 | 第31-35页 |
| ·京剧脸谱与服饰的运用 | 第35-36页 |
| ·水墨语言与动画艺术的结合 | 第36-38页 |
| ·木偶戏在动画设计中的再创造 | 第38-39页 |
| ·国内外动画角色设计的对比研究 | 第39-44页 |
|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 第39页 |
| ·与美国动画角色设计的对比 | 第39-41页 |
| ·与日本动画角色设计的对比 | 第41-44页 |
| 5 动画角色的设计实现 | 第44-48页 |
| ·角色的研究 | 第44页 |
| ·绘制素描稿 | 第44页 |
| ·数字化制作 | 第44-46页 |
| ·结构图 | 第44-45页 |
| ·色彩设定 | 第45页 |
| ·空间感表现—与背景的配合 | 第45-46页 |
| ·电子小说与flash动画的设计 | 第46-4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展望 | 第49页 |
|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