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P2P网络信誉模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引言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所做的工作第10-11页
   ·论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对等网络概述第13-29页
   ·对等网络概念及其发展第13-14页
     ·对等网络概念第13-14页
     ·对等网络的发展第14页
   ·对等网络的拓扑结构第14-21页
     ·中心化拓扑第15-16页
     ·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第16-17页
     ·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第17-19页
     ·半分布式拓扑第19-20页
     ·拓扑分析及网络模型分析第20-21页
   ·对等网络的应用第21-28页
     ·P2P文件交换第21-22页
     ·对等计算第22-23页
     ·协同工作第23-24页
     ·即时通信、语音通信第24页
     ·分布式搜索、分布式存储第24-25页
     ·P2P流媒体技术第25-27页
     ·其它应用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P2P网络常见难题及安全需求分析第29-41页
   ·P2P网络常见难题及网络安全概述第29-32页
     ·P2P网络常见难题第29-31页
     ·网络安全概述第31-32页
   ·对等计算安全需求分析第32-34页
     ·对等计算系统分析第32页
     ·对等计算的安全需求第32-34页
   ·协同工作安全需求分析第34-35页
     ·协同工作分析第34页
     ·协同工作的安全需求第34-35页
   ·文件共享安全需求分析第35-37页
     ·文件共享分析第36页
     ·文件共享的安全需求第36-37页
   ·P2P一般安全需求分析第37-38页
   ·P2P网络核心安全需求——信任关系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和中心服务节点的新型信誉模型第41-55页
   ·对等网络信誉模型概述第41-46页
     ·信任、信誉及信誉模型第41-43页
     ·P2Prep—基于投票的信誉模型第43页
     ·XRep—面向资源的信誉模型第43-44页
     ·基于P-Grid的信誉系统第44页
     ·EigenTrust第44页
     ·PRIDE第44页
     ·PeerTrust第44-45页
     ·其它信誉模型第45-46页
   ·新型信誉模型的实现第46-52页
     ·基本概念说明第46页
     ·网络结构第46-47页
     ·数学模型第47-49页
     ·信任度计算第49-50页
     ·交易过程描述第50页
     ·信任度更新第50-51页
     ·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第51-52页
   ·模型特色及模型对比分析第52-53页
     ·模型特色第52页
     ·模型对比分析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激励机制的实现第55-61页
   ·激励机制概述第55-56页
     ·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第55页
     ·激励机制实现分类第55-56页
   ·激励机制的实现第56-60页
     ·节点等级划分第56-57页
     ·超级节点的部署第57-58页
     ·激励机制的具体实现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论文总结第61-62页
   ·前景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SLAM设备上SNMP网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信息共享平台中基于工作流的访问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