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20页 |
·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1-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文章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第19-20页 |
2.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目标理论 | 第20-23页 |
·受托责任观 | 第20-21页 |
·决策有用观 | 第21页 |
·融合理论 | 第21-23页 |
·资产减值会计与资本保全理论 | 第23-24页 |
·财务资本保全理论 | 第23页 |
·实物资本保全理论 | 第23-24页 |
·资产减值会计与资产评估理论 | 第24页 |
·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计量理论 | 第24-25页 |
·资产减值会计与谨慎性原则 | 第25-27页 |
3. 资产减值会计的处理规范 | 第27-36页 |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 | 第27-30页 |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 | 第27-28页 |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 第28-30页 |
·资产减值的计量 | 第30-34页 |
·计量标准的选择 | 第30-31页 |
·可收回价值的计量 | 第31-34页 |
·资产减值的披露 | 第34-36页 |
4. 新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预期影响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36-51页 |
·新的资产减值相关准则在实施前产生的影响 | 第37-40页 |
·新的资产减值相关准则在实施后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 | 第40-48页 |
·对上市公司各项减值准备计提的影响 | 第40-46页 |
·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 第46-48页 |
·新准则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8-51页 |
·因外部条件的不完善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48-49页 |
·因内部条件不完善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49-50页 |
·在实务操作如何明确资产减值金额的确定方法的问题 | 第50-51页 |
5. 确保新的资产减值相关准则有效实施的建议 | 第51-58页 |
·完善外部条件的相关建议 | 第51-54页 |
·进一步健全、发展信息市场、价格市场 | 第51-52页 |
·谨慎赋予企业政策选择权 | 第52页 |
·完善证券上市交易制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第52-53页 |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 第53-54页 |
·建立、完善与新会计准则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 第54页 |
·完善内部条件的建议 | 第54-56页 |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54-55页 |
·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 | 第55页 |
·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 第55-56页 |
·明确资产减值金额的确定方法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