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尺度DEM表达及地形分析效应研究--以黄土高原样区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研究综述第10-15页
     ·空间数据多尺度处理的发展状况第10-11页
     ·地貌多尺度表达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小波分析综合法第13-15页
     ·存在的问题第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论文组织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基础第18-33页
   ·实验样区及数据第18-23页
     ·研究区域概述第18-19页
     ·实验样区选择第19-22页
     ·实验数据第22-2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实验技术简述第24-31页
     ·派生多尺度DEM数据方法简述第24-25页
     ·派生多尺度DEM数据的精度评价第25-28页
     ·派生多尺度DEM数据地形分析效应评价第28-31页
   ·实验的软硬件环境第31-33页
第三章 小波分析理论与DEM多尺度表达第33-47页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第33-42页
     ·小波分析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第33-34页
     ·小波变换理论及其特点第34-38页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原理第38-40页
     ·二维小波变换及Mallat算法第40-42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原理第42-47页
     ·DEM多尺度表达模型理论第42-43页
     ·二维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处理模型第43-47页
第四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DEM构建实验第47-69页
   ·构建多尺度DEM的小波函数选择第47-54页
     ·小波函数的一般特性第47-49页
     ·选择适宜小波函数的原则第49-50页
     ·适合于DEM多尺度表达的小波函数选择第50-53页
     ·小波变换关于处理DEM的边界问题第53-54页
   ·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第54-62页
     ·多尺度表达模型的建立第54-56页
     ·黄土高原选样区多尺度 DEM的派生第56-57页
     ·本次实验派生DEM的结果第57-62页
   ·派生DEM的效果分析及精度评估第62-69页
     ·派生DEM的综合程度评估第62-63页
     ·派生DEM的自相关性分析第63-64页
     ·派生DEM的高程精度评价第64-67页
     ·等高线套合第67-69页
第五章 多尺度 DEM地形分析效应的研究第69-89页
   ·派生DEM数据地形参数的统计分析第69-84页
     ·地形曲面参数分析第69-82页
     ·黄土地貌多尺度地形分析效应研究小结第82-84页
   ·派生DEM尺度下推适宜性范围探讨第84-89页
     ·分析指标的数据统计结果第84-87页
     ·适宜尺度范围分析结论第87-8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2页
   ·研究结论第89-90页
   ·创新内容第90页
   ·研究展望第90-9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92-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jax技术在WebGIS中的应用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改进的测地线活动轮廓模型的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