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结构模型的电厂sis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系统开发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火电厂SIS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1-15页 |
| ·火电厂SIS的形成过程 | 第11-12页 |
| ·国外火电厂类似于SIS的一体化模式 | 第12-14页 |
| ·国内火电厂SIS的建设现状 | 第14-15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火电厂监控与管理需求 | 第17-26页 |
| ·系统研发背景 | 第17页 |
| ·工程概况 | 第17页 |
| ·设计目标 | 第17页 |
| ·系统需求 | 第17-22页 |
| ·功能需求 | 第18-22页 |
| ·技术选用的原则 | 第22-25页 |
| ·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 ·技术规范 | 第23-25页 |
| ·接口系统 | 第23页 |
| ·系统软件设计要求 | 第23-24页 |
| ·SIS系统安全设计要求 | 第24-25页 |
| ·服务器和客户机选型 | 第25页 |
| ·SIS系统布置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基于混合结构模型的电厂SIS系统设计 | 第26-40页 |
| ·系统概述 | 第26-27页 |
| ·SIS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27-31页 |
| ·电厂SIS的网络结构 | 第27-28页 |
| ·SIS的应用软件 | 第28-31页 |
| ·SIS关键技术方案 | 第31-34页 |
| ·网络架构方案 | 第31-32页 |
| ·实时数据库平台的选择 | 第32-33页 |
| ·接口实现与数据采集 | 第33-34页 |
| ·基于混合结构模型的电厂SIS体系结构 | 第34-39页 |
| ·模式选用分析 | 第34-36页 |
| ·SIS结构模型 | 第36-38页 |
| ·“内外有别”模型 | 第36-37页 |
| ·“查改有别”模型 | 第37-38页 |
| ·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基于混合结构模型的电厂SIS的实现 | 第40-56页 |
| ·电厂SIS中数据通信的实现 | 第40-44页 |
| ·数据挖掘实现 | 第40-44页 |
| ·基于OPC规范的数据通信 | 第40-42页 |
| ·基于网络监听的数据通信 | 第42-44页 |
| ·数据分析发布 | 第44-47页 |
| ·实时信息动态发布模型 | 第44页 |
| ·数据发布方式 | 第44-47页 |
| ·系统开发周期 | 第47页 |
| ·SIS与其它系统的连接方式和安全措施 | 第47-51页 |
| ·SIS网络隐患的解决方案 | 第51-52页 |
| ·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 第52-54页 |
| ·存在问题解决 | 第54-55页 |
| ·系统规划问题 | 第54页 |
| ·系统接口问题 | 第54页 |
| ·软件平台的通用性和开放性问题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