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景观与视觉:视觉文化域中的景观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引言第11-15页
 1 研究缘起及背景第11-12页
 2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2页
 3 释义第12-13页
 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5 论文结构第14-15页
上篇 景观、视觉与权力第15-61页
 第一章 景观的视党性问题第17-25页
   ·景观与视觉第17-19页
   ·景观与"视觉中心主义"第19-21页
   ·"匹配图式"引发的思考第21-23页
   ·何来"纯真之眼"第23-25页
 第二章 视觉理论发展简史第25-37页
   ·早期视觉理论: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说起第26-28页
   ·现代视觉理论的延展:从"纯真之眼"到"视知觉"第28-29页
   ·后现代的介入:批判性视觉理论第29-31页
   ·当代视觉文化第31-36页
     ·哲学基础:"观看"与主体性建构第31-32页
     ·关注焦点:从物质对象到"观看"本身第32-34页
     ·研究途径:构成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嫁接第34-36页
   ·小结:无"纯粹性"可言第36-37页
 第三章 景观研究的转向第37-51页
   ·景观是一种观看方式第38-40页
   ·可见与不可见之间:选择性呈现第40-44页
   ·景观视觉研究的独特性第44-49页
     ·空间性的存在第44-45页
     ·物性媒介:自然的"文化化"与文化的"自然化"第45-49页
   ·景观研究对象的转变及其研究策略第49-51页
 第四章 权力学的视角:关于本文研究取向的描述第51-61页
   ·早期权力学视角第52-53页
   ·后现代权力观第53-54页
   ·IEMP:一个权力学的操作性框架第54-58页
   ·景观的权力维度第58-61页
     ·第一维:人与自然第59-60页
     ·第二维:社会自身第60-61页
下篇 观看之道第61-145页
 第五章 景观视觉取向第63-83页
   ·中心与边陲第63-72页
     ·我们总在寻找中心第63-66页
     ·我们为何寻找中心:社会空间认知论的视角第66-72页
   ·全景主义第72-78页
     ·从"登高望远"说起第72-76页
     ·"帝国风景":一个可能的注脚第76-78页
   ·消隐边界第78-83页
     ·边界是什么第78-80页
     ·消隐:景观中的边界处理第80-83页
 第六章 景观视觉技术第83-103页
   ·透视学第83-94页
     ·透视学的兴起及其原理第83-86页
     ·透视学的影响:一种观看模式第86-92页
     ·透视与认识论:看的主体化与世界的对象化第92-94页
   ·透视错觉第94-103页
     ·巴洛克与透视错觉第94-98页
     ·透视错觉在景观中的运用第98-103页
 第七章 景观中的视觉操控手法第103-125页
   ·轴线与视线第104-112页
     ·实轴第104-107页
     ·虚轴第107-112页
   ·景框与取景框:选择性呈现第112-115页
   ·光线与明暗第115-120页
   ·设定视点/视角第120-123页
   ·小结:从"视线引导"到"视觉说服"第123-125页
 第八章 专题:中国传统景观视觉模式初探第125-145页
   ·隐:古典园林中一个普遍存在的视觉取向第125-136页
     ·空间的视觉结构第125-131页
     ·视觉操控手法第131-136页
   ·来自文化共同体的线索第136-142页
     ·宗教文化第136-138页
     ·诗画第138-139页
     ·风水堪舆第139-142页
   ·何以使然?从分权化到审美意识第142-145页
结语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1页
图纸目录第151-159页
个人简介第159-161页
导师简介第161-163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酒店建筑中庭空间的景观研究
下一篇:基于Bayes判别分析法的密云县泥石流预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