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地位及当代实践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2、 研究的依据与内容 | 第13页 |
3、 本文的主线与结构 | 第13-14页 |
4、本文的难点与创新 | 第14-15页 |
5、文献的搜集与综述 | 第15页 |
6、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第15-16页 |
7、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 第16-18页 |
一、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多维诠释 | 第18-30页 |
(一) 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提供的社会条件 | 第18-21页 |
1、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 第18-19页 |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暴发 | 第19-20页 |
3、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 第20-21页 |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的杰出贡献 | 第21-25页 |
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贡献 | 第22-23页 |
2、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贡献 | 第23-24页 |
3、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贡献 | 第24-25页 |
(三) 已经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 | 第25-30页 |
1、 从摩尔根对原始氏族的考察中得到的证明 | 第25-26页 |
2、 从社会生产方式阶段性演进中得到的证明 | 第26-27页 |
3、 从社会主义表现的特殊性中得到的证明 | 第27-30页 |
二、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论地位 | 第30-42页 |
(一) 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地位 | 第30-34页 |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的落脚点 | 第30-31页 |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证的结论 | 第31-32页 |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立论的基点 | 第32-34页 |
(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 第34-38页 |
1、 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体现 | 第34-35页 |
2、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体现 | 第35-37页 |
3、在“科学发展观”看中的体现 | 第37-38页 |
(三) 在社会主义人民群众思想中的地位 | 第38-42页 |
1、 启发思想觉悟,树立理想信念 | 第38-39页 |
2、 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合力 | 第39-40页 |
3、 认清国际风云,抵御和平演变 | 第40-42页 |
三、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当代实践 | 第42-53页 |
(一)实践中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 第42-45页 |
1、 党的执政基石决策依据 | 第42-44页 |
2、 我们党执政的成功经验 | 第44-45页 |
(二) 实践中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第45-48页 |
1、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45-47页 |
2、 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47-48页 |
(三) 实践中把握国际社会发展规律 | 第48-53页 |
1、 正确认识经济的全球化 | 第48-50页 |
2、 正确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 第50-51页 |
3、 正确制定国际交往政策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