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5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18页 |
·马克思经济增长论 | 第16页 |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流派 | 第16-18页 |
·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 | 第18页 |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18-20页 |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第18-20页 |
·产业竞争力要素 | 第20页 |
·产业升级的内涵及其一般过程 | 第20-22页 |
·产业升级的含义 | 第20-21页 |
·产业升级的一般过程 | 第21页 |
·产业升级方向 | 第21-22页 |
·政府与产业升级 | 第22-25页 |
·政府职能与产业升级 | 第22-23页 |
·政府促进产业升级行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平阳县机电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 第25-34页 |
·我国机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平阳县机电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页 |
·平阳县经济发展概况 | 第26页 |
·平阳县机电行业总体概况 | 第26页 |
·平阳县机电产业发展PEST分析 | 第26-29页 |
·PEST分析模型简介 | 第26-27页 |
·平阳县机电行业的PEST分析 | 第27-29页 |
·平阳县机电产业发展SWOT分析 | 第29-34页 |
·SWOT分析模型简介 | 第29-30页 |
·平阳县机电行业SWOT分析 | 第30-34页 |
第四章 平阳县机电产业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 第34-37页 |
·企业规模偏小 | 第34页 |
·增长速度变缓 | 第34页 |
·企业装备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 第34-35页 |
·生产工艺及自动化技术水平低 | 第35页 |
·产品技术含量偏低 | 第35页 |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第35页 |
·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 第35-36页 |
·人力资源结构、体制不合理 | 第36页 |
·土地资源匮乏 | 第36页 |
·产业链断裂 | 第36页 |
·进项税发票问题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平阳县机电产业转型提升思路设计 | 第37-49页 |
·平阳县机电产业转型提升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 第37页 |
·平阳县机电企业自身提升途径 | 第37-41页 |
·采用精益化生产管理 | 第37页 |
·工艺专业化 | 第37-38页 |
·完善人才策略 | 第38页 |
·建立科学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 | 第38-39页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39页 |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 第39页 |
·做好市场结构调整 | 第39页 |
·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售后服务 | 第39-40页 |
·根据产品品种、质量确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加强品牌建设 | 第40页 |
·进行资产结构调整,适时引人风险投资 | 第40页 |
·转移经营重点 | 第40-41页 |
·引入先进技术 | 第41页 |
·建立健全研发中心 | 第41页 |
·平阳县政府促进机电产业转型提升措施 | 第41-49页 |
·提高服务意识和行政审批效率 | 第41-42页 |
·进一步完善机电行业产业链 | 第42页 |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 第42页 |
·解决进项税发票问题 | 第42-43页 |
·保障园区建设 | 第43-44页 |
·引导金融机具产业重组 | 第44页 |
·解决人才难题 | 第44-45页 |
·解决技术难题 | 第45-47页 |
·催生龙头企业 | 第47页 |
·着重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 第47页 |
·多产业集群整合 | 第47页 |
·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 第47-48页 |
·其他整改措施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