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15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 ·课题提出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9-43页 |
| ·焦化废水的来源及性质 | 第19-21页 |
| ·焦化废水的来源 | 第19-20页 |
| ·焦化废水的性质及特征 | 第20-21页 |
| ·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 第21-31页 |
| ·预处理 | 第22-24页 |
| ·二级处理 | 第24-29页 |
| ·深度处理 | 第29-31页 |
| ·混凝 | 第31-38页 |
| ·混凝剂 | 第31-36页 |
| ·混凝机理 | 第36-38页 |
| ·Fenton 试剂氧化 | 第38-43页 |
| ·Fenton 试剂反应机理 | 第38-40页 |
| ·Fenton 试剂氧化的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 ·Fenton 试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絮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方法设计 | 第43-63页 |
| ·试验材料及水质 | 第43-44页 |
| ·废水水质 | 第43页 |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 ·主要仪器 | 第43-44页 |
| ·检测方法 | 第44页 |
| ·混凝试验 | 第44-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 ·试验步骤 | 第44-45页 |
| ·试验方案 | 第45页 |
| ·聚合硫酸铁(PFS)混凝试验 | 第45-54页 |
| ·形成矾花的PFS 最小投加量 | 第45页 |
| ·正交试验 | 第45-50页 |
| ·单因素优化试验 | 第50-54页 |
| ·聚合氯化铝(PAC)强化处理焦化废水 | 第54-62页 |
| ·形成矾花的PAC 最小投加量 | 第54页 |
| ·正交试验 | 第54-58页 |
| ·单因素优化试验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四章 Fenton 试剂处理焦化废水 | 第63-74页 |
| ·试验步骤 | 第63页 |
| ·正交试验 | 第63-68页 |
| ·Fenton 试剂氧化去除焦化废水中浊度的正交试验结果 | 第64-65页 |
| ·Fenton 试剂氧化去除焦化废水中CODcr 的正交试验结果 | 第65-66页 |
| ·Fenton 试剂氧化去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正交试验结果 | 第66-68页 |
| ·单因素优化试验 | 第68-72页 |
| ·氧化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8-69页 |
| ·pH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 ·H_2O_2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 ·Fe_SO_4·7H_2O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Fenton 试剂氧化-混凝联合处理焦化废水 | 第74-80页 |
| ·联合处理试验流程 | 第74页 |
| ·Fenton 氧化-PAC 混凝联用 | 第74-79页 |
| ·Fe~(2+)投加量为250 mg/L 试验结果 | 第74-76页 |
| ·Fe~(2+)投加量为500mg/L 试验结果 | 第76-78页 |
| ·Fe~(2+)投加量为1000mg/L 试验结果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结 论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建议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作者简介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