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鲤群体的形态差异比较及RAPD扩增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1 形态差异比较 | 第11-12页 |
2 DNA分子标记 | 第12-20页 |
·线粒体DNA标记 | 第12-14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4-15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5-16页 |
·序列特定扩增区域标记 | 第16页 |
·微卫星标记 | 第16-17页 |
·内部简单重复序列 | 第17-18页 |
·单核甘酸多态性 | 第18-19页 |
·表达序列标签 | 第19-20页 |
3 RAPD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 第20-26页 |
·RAPD技术 | 第20-21页 |
·RAPD技术的原理 | 第20-21页 |
·RAPD技术的特点 | 第21页 |
·RAPD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1-26页 |
·在鱼类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2页 |
·在性状选育方面的应用 | 第22-23页 |
·在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方面的应用 | 第23-24页 |
·在基因定位及构建遗传连锁图谱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系统发育和进化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 第25-26页 |
·病原体的检测及疾病诊断 | 第26页 |
4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六种鲤群体形态差异比较 | 第28-34页 |
1 前言 | 第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测量方法 | 第28-29页 |
·使用器具 | 第28-29页 |
·测量 | 第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六种鲤群体的体长和体重比较 | 第29-30页 |
·六种鲤群体的可量性状 | 第30-31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五种鲤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 第34-49页 |
1 前言 | 第34-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试验鱼的获得 | 第35页 |
·实验所需试剂 | 第35-36页 |
·方法 | 第36-3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6页 |
·DNA的检测 | 第36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36-37页 |
·RAPD-PCR扩增反应参数 | 第37页 |
·电泳分析 | 第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聚类分析 | 第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RAPD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7-39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39-40页 |
·RAPD扩增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群体间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 | 第44-45页 |
·聚类分析 | 第45页 |
4 讨论 | 第45-49页 |
·RAPD分子标记 | 第45-46页 |
·亲缘关系分析 | 第46-47页 |
·品种的提纯与复壮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2页 |
附录:试验试剂及配置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