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10-13页 |
·全球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10页 |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养老建筑的发展和变化 | 第19-36页 |
·欧美国家的养老建筑发展 | 第19-25页 |
·美国 | 第20-21页 |
·瑞典 | 第21-23页 |
·西方发达国家优秀养老建筑实例 | 第23-25页 |
·洲国家的养老建筑发展 | 第25-36页 |
·中国 | 第25-28页 |
·日本 | 第28-29页 |
·日本优秀养老建筑实例 | 第29-36页 |
3 养老建筑中老年人的知觉特征及空间体验过程分析 | 第36-42页 |
·老年人的生理与知觉特征 | 第36-40页 |
·老年人基本生理特征 | 第36页 |
·老年人知觉特征 | 第36-40页 |
·空间知觉体验过程分析 | 第40-42页 |
·人对建筑空间的感知和体验 | 第40页 |
·单个透视图的知觉体验 | 第40-41页 |
·连续知觉画面构成的整体性知觉体验 | 第41-42页 |
4 中国北方地区养老建筑的空间知觉体验分析 | 第42-57页 |
·大连市和沈阳市养老建筑实地调研总结 | 第42-43页 |
·建筑空间知觉体验规律及空间感知度计算公式 | 第43页 |
·调研案例DL07大连慈善颐老院的建筑空间知觉体验分析 | 第43-52页 |
·老年人知觉体验运动路线的选择 | 第45页 |
·透视画面视点的选择 | 第45-46页 |
·知觉画面的构成元素限定与面积统计 | 第46页 |
·空间感知度统计及空间体验连续性分析 | 第46-50页 |
·空间感知度偏差值统计及知觉体验变化分析 | 第50-52页 |
·调研案例DL01旅顺口区社会福利院的建筑空间知觉体验分析 | 第52-57页 |
·知觉体验运动路线及视点的选择 | 第52-55页 |
·空间感知度统计及空间体验连续性分析 | 第55-56页 |
·空间感知度偏差值统计及知觉体验变化分析 | 第56-57页 |
5 日本福冈县养老建筑的空间知觉体验分析 | 第57-69页 |
·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老龄化现状 | 第57-59页 |
·日本福冈县养老建筑实地调研总结 | 第59-64页 |
·调研案例乐生园养老中心的建筑空间知觉体验分析 | 第64-69页 |
·乐生园养老中心的建筑设施基本状况 | 第64-66页 |
·空间知觉画面的面积统计与知觉体验分析 | 第66-69页 |
6 中日养老建筑的空间知觉体验比较研究 | 第69-78页 |
·养老建筑的空间体验连续性比较 | 第69-73页 |
·中日养老建筑空间感知度平均值比较分析 | 第69-71页 |
·中日养老建筑的空间体验和实体体验比较分析 | 第71-73页 |
·养老建筑的空间知觉体验丰富性比较 | 第73-77页 |
·中日养老建筑空间感知度与平均值的偏差值比较分析 | 第73-75页 |
·中日养老建筑空间知觉体验变化频率比较分析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7 满足老年人知觉体验需求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探讨 | 第78-84页 |
·通过空间序列的变化来影响老年人知觉体验 | 第78-79页 |
·增加养老建筑内部空间的路径变化 | 第78-79页 |
·增加养老建筑内部空间透视面上的空间层次 | 第79页 |
·促进老年人知觉体验的建筑材料和颜色设计 | 第79-81页 |
·建筑室内光线和颜色设计 | 第79-80页 |
·满足老年人知觉体验的建筑材料运用 | 第80页 |
·利用嗅觉刺激老年人知觉活力 | 第80-81页 |
·满足老年人知觉体验特征的建筑室外环境设计 | 第81-84页 |
·促进老年人知觉体验的室外花园设计 | 第81-82页 |
·针对智力衰退老年人知觉特征的室外设计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1 图表目录 | 第87-89页 |
附录2 调研养老建筑概况及平面图 | 第89-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