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一、选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选题基本内容 | 第13页 |
三、选题创新点 | 第13-14页 |
四、选题难点 | 第14页 |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概述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概念及其与公民民主权利的关系 | 第16-18页 |
一、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概念 | 第16页 |
二、公民民主权利的概念 | 第16-17页 |
三、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与公民民主权利之间的共同点 | 第17页 |
四、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与公民民主权利之间的区别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与其他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区别 | 第18-20页 |
一、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职工民主权利的区别 | 第18-19页 |
二、国有企业与私有制企业之间职工民主权利的区别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实现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要素 | 第20-24页 |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实现的经济基础 | 第20页 |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实现的基本形式 | 第20-21页 |
三、民主选举代表是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实现的前提 | 第21-22页 |
四、各主体之间平等是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实现的关键 | 第22页 |
五、党组织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实现的保障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宪法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24-37页 |
第一节 西方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宪法依据 | 第24-25页 |
一、法国模式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宪法依据 | 第24页 |
二、德国模式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宪法依据 | 第24页 |
三、美国模式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宪法依据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西方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内容 | 第25-27页 |
一、法国模式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内容 | 第25页 |
二、德国模式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内容 | 第25-26页 |
三、美国模式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内容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宪法依据 | 第27-30页 |
一、新中国前几部宪法规定 | 第27-28页 |
二、现行宪法第十六条解读 | 第28-29页 |
三、工人阶级领导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主要内容 | 第30-37页 |
一、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历史 | 第30-31页 |
二、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现状 | 第31-37页 |
第三章 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权利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51页 |
第一节 职工代表产生方式存在的缺陷 | 第37-43页 |
一、职工代表的选举制度不成熟 | 第37-38页 |
二、职工代表的素质有待提高 | 第38-43页 |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存在的问题 | 第43-47页 |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组成和任期方面的问题 | 第43-44页 |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活动原则方面的问题 | 第44-45页 |
三、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和工作程序方面的问题 | 第45-46页 |
四、职工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 | 第46-47页 |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常设机构的欠缺 | 第47-48页 |
一、职工代表大会常设机构的重要性 | 第47页 |
二、职工代表大会与其常设机构的关系 | 第47页 |
三、职工代表大会常设机构的欠缺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党组织与职工代表大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一、当前党组织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 第48页 |
二、党组织与职工代表大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第五节 企业领导与职工代表大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一、当前企业领导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 第49页 |
二、企业领导与职工代表大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坚持和完善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使 | 第51-66页 |
第一节 正确对待职工的民主权利 | 第51-52页 |
一、从职工的角度正确对待自己的民主权利 | 第51页 |
二、从代表的角度正确对待职工的民主权利 | 第51页 |
三、从党组织的角度正确对待职工的民主权利 | 第51-52页 |
四、从企业领导的角度正确对待职工的民主权利 | 第52页 |
第二节 改革职工代表的选举制度 | 第52-54页 |
一、职工代表选举制度的意义 | 第52页 |
二、改革职工代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52-54页 |
三、改革职工代表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 第54页 |
第三节 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机构 | 第54-60页 |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与地位 | 第54-55页 |
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组成和任期 | 第55-56页 |
三、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活动原则 | 第56-57页 |
四、设立职工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 第57-59页 |
五、规定职工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 第59-60页 |
第四节 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和工作程序 | 第60-61页 |
一、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 第60页 |
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程序 | 第60-61页 |
第五节 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与党组织的关系 | 第61-62页 |
一、理顺党组织对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 第61页 |
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与党组织的关系 | 第61-62页 |
第六节 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领导的关系 | 第62-63页 |
一、改善企业领导对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 第62页 |
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领导的关系 | 第62-63页 |
第七节 宪法中关于职工民主权利规定的增补意见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