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大菱鲆苗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 第15-19页 |
·材料 | 第15页 |
·培育设施 | 第15页 |
·受精卵 | 第15页 |
·方法 | 第15-17页 |
·设施消毒 | 第15-16页 |
·培育池准备 | 第16页 |
·受精卵孵化 | 第16页 |
·苗种培育 | 第16-1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7-19页 |
·实验结果 | 第17-18页 |
·供水系统消毒 | 第18页 |
·稳定的环境 | 第18页 |
·水质调控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两种微藻使用对大菱鲆苗种生长、存活及苗种质量影响 | 第19-25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培育设施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微藻的添加 | 第20页 |
·轮虫的强化与投喂 | 第20-21页 |
·结果检测 | 第21页 |
·结果 | 第21-23页 |
·两种微藻对大菱鲆苗种生长速度的影响 | 第21页 |
·两种微藻对大菱鲆苗种死亡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两种微藻对大菱鲆苗种白化率、畸形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5页 |
第四章 益生菌对大菱鲆幼苗培育的影响 | 第25-36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实验用鱼及分组 | 第26页 |
·实验用饲料 | 第26页 |
·饲养管理 | 第26-27页 |
·生长指标测定 | 第27页 |
·肠道菌群检测 | 第27页 |
·消化道酶活性的测定 | 第27-28页 |
·血液免疫指标测定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5页 |
·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28-30页 |
·对大菱鲆幼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消化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消化道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对消化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大菱鲆幼鱼免疫力的影响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历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