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7页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第7-11页 |
1.关于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 | 第8页 |
2.关于张謇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的研究 | 第8-9页 |
3.对张謇职业教育方针和原则的研究 | 第9页 |
4.关于张謇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 第9-10页 |
5.关于张謇职业教育特点的研究 | 第10页 |
6.关于张謇在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地位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研究方法 | 第11页 |
2.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一、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 第12-19页 |
(一) 张謇的生平与时代 | 第12-15页 |
1.张謇的生平 | 第12-14页 |
2.张謇的时代 | 第14-15页 |
(二) 张謇的文化观 | 第15-19页 |
1.传统文化的烙印 | 第15-16页 |
2.西方文化的叩敲 | 第16-19页 |
二、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 第19-34页 |
(一) 以强国、启智、要需为本的办学思想 | 第19-22页 |
1.职业教育以强国和开启民智为根本目标 | 第19-20页 |
2.职业教育是"谋生"教育 | 第20-21页 |
3.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 第21-22页 |
(二) 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培养范式 | 第22-27页 |
1.课程设置的适用性 | 第23-24页 |
2.实习实训的"主要"性 | 第24-27页 |
(三) 以人格养成为首的育人理念 | 第27-30页 |
1.德行必兼艺而重 | 第27-28页 |
2.以教为育、涵养德性 | 第28-30页 |
(四) 以产学结合为重的发展路径 | 第30-34页 |
1.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 | 第31-32页 |
2.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 第32-34页 |
三、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的评价和启示 | 第34-40页 |
(一) 对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的评价 | 第34-36页 |
1.历史进步性 | 第34-35页 |
2.历史局限性 | 第35-36页 |
(二) 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的启示 | 第36-40页 |
1.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经济发展 | 第37-38页 |
2.开创校企合作路径,实现对口就业 | 第38-39页 |
3.加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突出技能训练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一) 研究的结论 | 第40页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