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1 化学农药的重要性 | 第12页 |
| 2 我国化学农药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农药毒性,残留问题 | 第12-13页 |
| ·农药利用率问题 | 第13页 |
| ·农药产品结构问题 | 第13-14页 |
| 3 新烟碱类杀虫剂 | 第14-17页 |
|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历史 | 第14页 |
|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杀虫机制 | 第14-15页 |
|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市场前景 | 第15-16页 |
| ·噻虫嗪 | 第16-17页 |
| 4 农药的混用 | 第17-18页 |
| ·农药混配的重要性 | 第17页 |
| ·我国农药混配现状 | 第17页 |
| ·我国混配农药的发展 | 第17-18页 |
| 5 农药剂型发展 | 第18-19页 |
| 6 水分散粒剂 | 第19-26页 |
| ·水分散粒剂的优势 | 第19-20页 |
| ·水分散粒剂的助剂 | 第20-21页 |
| ·水分散粒剂配制方法的进展 | 第21-22页 |
| ·水分散粒剂的加工方法 | 第22-24页 |
| ·水分散粒剂的发展前景 | 第24-26页 |
| 前言 | 第26-28页 |
| 第一章 最佳配比的确定 | 第28-32页 |
| 1 材料 | 第28页 |
| ·供试药剂 | 第28页 |
| ·供试害虫 | 第28页 |
| 2 方法 | 第28-30页 |
| ·单剂的毒力测定 | 第28页 |
| ·最佳配比的初筛 | 第28-29页 |
| ·最佳配比的确定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 ·两种单剂的LC_(50) | 第30页 |
| ·最佳配比的初步筛选 | 第30-31页 |
| ·最佳配比的确定 | 第31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30%高氯·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配方的筛选 | 第32-44页 |
| 1 材料 | 第32页 |
| ·供试原药 | 第32页 |
| ·供试助剂 | 第32页 |
| ·主要设备 | 第32页 |
| 2 方法 | 第32-35页 |
| ·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 第33-34页 |
| ·配方筛选方法 | 第34-35页 |
| 3 结果及分析 | 第35-42页 |
| ·载体的筛选结果 | 第35-36页 |
| ·润湿剂筛选结果 | 第36-37页 |
| ·分散剂的筛选结果 | 第37-38页 |
| ·崩解剂的选择结果 | 第38页 |
| ·粘结剂的筛选结果 | 第38-39页 |
| ·最佳配方优选 | 第39-40页 |
| ·pH的调整 | 第40页 |
| ·最佳助剂配方的确定 | 第40页 |
| ·粒子粉碎细度对制剂悬浮率影响 | 第40-41页 |
| ·加水量对制剂崩解性影响 | 第41页 |
| ·造粒孔径对制剂崩解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30%高氯·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质量检测 | 第44-54页 |
| 1 材料 | 第44-45页 |
| ·供试药品 | 第44页 |
| ·供试试剂 | 第44页 |
| ·仪器 | 第44-45页 |
| 2.质量检测与分析方法 | 第45-47页 |
| ·色谱操作条件 | 第45页 |
| ·标准溶液配制 | 第45页 |
| ·操作步骤 | 第45-46页 |
| ·含量计算 | 第46页 |
| ·回收率测定 | 第46页 |
| ·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 | 第46页 |
| ·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 | 第46页 |
| ·热贮稳定性的测定 | 第46-47页 |
| ·水分的测定 | 第47页 |
| ·润湿性的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崩解性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悬浮率的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分散性的测定 | 第47页 |
| ·pH的测定 | 第47页 |
| ·湿筛试验测定 | 第4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 ·30%高氯·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 | 第47-49页 |
| ·添加回收率 | 第49页 |
|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 第49页 |
| ·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 | 第49-50页 |
| ·含水量的测定 | 第50页 |
| ·样品粒度分布图 | 第50-51页 |
| ·热贮稳定性 | 第51页 |
| ·样品总测试指标 | 第51-52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30%高氯·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效 | 第54-58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 ·供试药剂 | 第54页 |
| ·试验仪器 | 第54页 |
| ·试验对象、作物种类 | 第54页 |
| ·试验地点,及环境条件 | 第54页 |
|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 第54-55页 |
| ·试验药剂浓度的确定 | 第54-55页 |
| ·小区设置 | 第55页 |
| ·药剂喷施及调查方法 | 第55页 |
| ·药效计算方法 | 第55页 |
|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 第5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小结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