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调解论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离婚诉讼调解的法理基础 | 第11-21页 |
(一) 离婚诉讼调解的立法沿革 | 第11-14页 |
1.离婚诉讼调解的法律规定 | 第11-12页 |
2.离婚诉讼调解的立法依据 | 第12-14页 |
(二) 离婚诉讼调解的价值 | 第14-21页 |
1.离婚诉讼调解对当事人的价值 | 第14-16页 |
2.离婚诉讼调解对法院审判工作的价值 | 第16-18页 |
3.离婚诉讼调解对社会的价值 | 第18-21页 |
二、 离婚诉讼调解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21-33页 |
(一) 离婚诉讼调解的参与主体 | 第21-27页 |
1.离婚诉讼调解的当事人 | 第22-24页 |
2.离婚诉讼调解的法官 | 第24-25页 |
3.离婚诉讼调解的"第三人" | 第25-27页 |
(二) 离婚诉讼调解类型 | 第27-33页 |
1.离婚模式对离婚诉讼调解的影响 | 第27-29页 |
2.离婚原因对离婚诉讼调解的影响 | 第29-31页 |
3.离婚内容对离婚诉讼调解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三、 离婚诉讼调解应当注意的问题 | 第33-42页 |
(一) 离婚诉讼调解的指导思想 | 第33-36页 |
1.确立离婚诉讼调解的立法精神 | 第33-34页 |
2.贯彻和谐社会婚姻观 | 第34-36页 |
(二) 离婚诉讼调解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第36-42页 |
1.正确处理法官调解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 | 第36-37页 |
2.切实保障"第三人"参与离婚诉讼调解 | 第37-39页 |
3.有效防范当事人"恶意调解" | 第39-40页 |
4.提高离婚诉讼调解法官的审判技能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