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概述 | 第11-14页 |
·钢桁架结构在大跨径拱桥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 第13-14页 |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主要施工方法 | 第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工程及必要性 | 第14-18页 |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结构形式 | 第14-16页 |
·主要设计参数 | 第16页 |
·结构设计特点 | 第16-17页 |
·自然条件 | 第17页 |
·施工重点难点 | 第17页 |
·课题研究必要性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手段 | 第18-19页 |
·研究预期成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控制参数分析 | 第20-57页 |
·吊装设备比选 | 第20-22页 |
·用缆索吊机安装 | 第20-21页 |
·用拱上爬行架梁吊机安装 | 第21-22页 |
·比选结果 | 第22页 |
·安装起点比选 | 第22-24页 |
·从边支点开始安装 | 第22-23页 |
·从中支点开始安装 | 第23页 |
·比选结果 | 第23-24页 |
·中跨桁拱与钢系杆安装顺序比选 | 第24-25页 |
·中跨桁拱与钢系杆同步安装 | 第24页 |
·中跨桁拱与钢系杆异步安装 | 第24-25页 |
·比选结果 | 第25页 |
·防倾覆措施比选 | 第25-27页 |
·后锚方案 | 第25-26页 |
·压载配重方案 | 第26-27页 |
·比选结果 | 第27页 |
·合龙口位移调整方式比选 | 第27-29页 |
·合龙前调整 | 第27-28页 |
·预偏补偿法 | 第28页 |
·比选结果 | 第28-29页 |
·总体施工方案 | 第29-30页 |
·主要施工控制参数及控制工况分析 | 第30-50页 |
·分析原则和影响因素 | 第30页 |
·分析手段 | 第30-31页 |
·施工各阶段悬臂长度及结构自重 | 第31页 |
·防倾覆压载 | 第31-34页 |
·边跨临时墩脱空时机及支承体系转换 | 第34页 |
·扣索布置及控制索力 | 第34-35页 |
·桁拱跨中合龙位移调整参数 | 第35页 |
·临时系杆布置及控制索力 | 第35页 |
·施工临时荷载 | 第35-36页 |
·施工控制工况分析 | 第36-50页 |
·施工工艺流程 | 第50-57页 |
第三章 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 第57-148页 |
·边跨临时墩设计与施工 | 第57-61页 |
·设计条件 | 第59页 |
·结构形式 | 第59-61页 |
·施工方法 | 第61页 |
·防倾覆压载系统设计与施工 | 第61-62页 |
·支承及结构受力体系转换 | 第62-74页 |
·边支点临时支座 | 第62-64页 |
·边跨3#临时墩顶支座 | 第64-65页 |
·主墩顶临时支座 | 第65-66页 |
·主墩145000kN球型支座安装 | 第66-67页 |
·边跨临时墩脱空 | 第67-71页 |
·中支点与主墩支座精确对位 | 第71-73页 |
·各阶段支承及结构受力体系转换 | 第73-74页 |
·扣索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 | 第74-126页 |
·设计条件 | 第74-75页 |
·结构形式 | 第75-76页 |
·构件加工制作 | 第76页 |
·施工工艺流程 | 第76-77页 |
·施工方法 | 第77-81页 |
·扣索安装过程计算 | 第81-119页 |
·扣索施工过程中主桁及扣塔结构分析 | 第119-126页 |
·扣索拆除 | 第126页 |
·桁拱跨中无应力合龙施工技术 | 第126-129页 |
·合龙原理 | 第126-127页 |
·合龙时机 | 第127页 |
·合龙条件分析 | 第127页 |
·合龙方法 | 第127-129页 |
·临时系杆设计与施工 | 第129-146页 |
·设计条件 | 第129页 |
·结构形式 | 第129-131页 |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 第131-134页 |
·临时系杆安装过程分析 | 第134-141页 |
·临时系杆施工过程中主桁及扣塔结构状态变化 | 第141-145页 |
·临时系杆拆除 | 第145-146页 |
·刚性系杆跨中无应力合龙施工技术 | 第146-148页 |
·合龙时机 | 第146页 |
·合龙条件分析 | 第146页 |
·合龙方法 | 第146-148页 |
第四章 研究成果应用与实践情况简述 | 第148-160页 |
·安装线形控制情况 | 第148-150页 |
·支座安装精度控制 | 第148页 |
·栓孔重合度控制 | 第148-149页 |
·节点板缝控制 | 第149页 |
·轴线及高程误差控制 | 第149-150页 |
·设计拱度控制 | 第150页 |
·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节点位移监测 | 第150页 |
·施工各阶段结构内力控制情况 | 第150-160页 |
·最大自由悬臂长度状态杆件内力控制 | 第151-152页 |
·边跨临时墩脱空时杆件内力控制 | 第152-154页 |
·中跨悬臂安装期间扣索索力及杆件内力控制 | 第154-157页 |
·桁拱跨中合龙后杆件内力、扣索索力及临时系杆拉力控制 | 第157-1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0-163页 |
·结论 | 第160-16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