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课题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第11-14页 |
| ·氯丙烯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 第11-12页 |
| ·丙烯回收系统概述 | 第12页 |
| ·T101 急冷塔装置概况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腐蚀 | 第14-16页 |
| ·Tafel 直线外推法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页 |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计时电流法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动电位扫描在腐蚀研究中应用 | 第16页 |
| ·塔装置腐蚀因素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塔装置局部腐蚀机理的研究 | 第17-21页 |
| ·点腐蚀机理的研究 | 第17-20页 |
| ·缝隙腐蚀机理的研究 | 第20页 |
| ·电偶腐蚀机理的研究 | 第20-21页 |
| ·腐蚀监控检测技术 | 第21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 ·试验材料及试验仪器 | 第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 ·试验仪器 | 第22页 |
| ·酸雾挂片实验 | 第22-23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23-25页 |
| ·塔菲尔曲线测试 | 第24页 |
|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24页 |
| ·计时电流法 | 第24-25页 |
| ·动电位扫描曲线 | 第25页 |
| ·钝化膜表面组成分析 | 第25页 |
| ·金相显微形貌测定 | 第25-26页 |
| 第3章 T101 急冷塔腐蚀原因分析及腐蚀机制研究 | 第26-48页 |
| ·T101 塔的腐蚀概况 | 第26-30页 |
| ·塔内腐蚀性物料分析 | 第26页 |
| ·16MnDR 钢腐蚀产物分析 | 第26-27页 |
| ·塔内腐蚀类型及程度分级 | 第27-29页 |
| ·塔腐蚀监测点壁厚测试 | 第29-30页 |
| ·T101 塔腐蚀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 ·工艺方面分析 | 第30-31页 |
| ·塔的结构方面分析 | 第31-32页 |
| ·塔的防腐施工方面分析 | 第32-33页 |
| ·T101 塔腐蚀机制研究 | 第33-47页 |
| ·模拟腐蚀液的确定及均匀腐蚀机制的研究 | 第33-41页 |
| ·点腐蚀机制研究 | 第41-44页 |
| ·电偶腐蚀机制初探 | 第44-46页 |
| ·温差腐蚀机制研究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T101 急冷塔耐腐蚀材料的优选研究 | 第48-75页 |
| ·引言 | 第48-52页 |
| ·低合金钢 | 第49-50页 |
| ·双相不锈钢 | 第50-52页 |
| ·09MnDR 钢的耐蚀性研究 | 第52-57页 |
| ·Tafel 极化曲线测试 | 第52-55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55-57页 |
| ·挂片实验 | 第57页 |
| ·S2507 与S2205 的耐蚀性及耐蚀机理研究 | 第57-74页 |
| ·Tafel 极化曲线测试 | 第58-60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60-63页 |
| ·动电位扫描测试 | 第63-66页 |
| ·计时电流测试 | 第66-70页 |
| ·双相不锈钢耐蚀机理探讨 | 第70-73页 |
| ·挂片实验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5章 T101 急冷塔防腐对策 | 第75-79页 |
| ·工艺防腐建议 | 第75页 |
| ·物料水分含量控制及分子筛除水 | 第75页 |
| ·洗塔残留水分干燥 | 第75页 |
| ·pH 值在线监测 | 第75-76页 |
| ·塔结构优化建议 | 第76-77页 |
| ·螺栓结构优化 | 第76-77页 |
| ·排液管结构优化 | 第77页 |
| ·塔的材质选用建议 | 第77页 |
| ·塔的防腐措施展望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 附录 1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