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网络分析、电力系统分析论文

油田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创新点摘要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第14-23页
     ·连锁故障的系统型分析方法第14-17页
     ·连锁故障的网络型分析方法第17-19页
     ·连锁故障的概率型分析方法第19-22页
     ·连锁故障的确定型分析方法第22-23页
   ·大庆油田供电网简介第23-24页
     ·输电线路第23页
     ·变电设备第23-24页
     ·通信、自动化设备第24页
   ·研究的总体思路及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4-27页
     ·连锁故障的继电保护处理第24-25页
     ·连锁故障研究的条件和终止的条件第25页
     ·总体思路第25页
     ·论文的整体安排第25-27页
第二章 连锁故障分析方法第27-50页
   ·连锁故障的相关定义和描述第27-30页
     ·连锁故障的相关定义第27页
     ·连锁故障导致大停电场景描述第27页
     ·连锁故障的特征第27-28页
     ·连锁故障机理分析第28-29页
     ·引起电力系统故障的原因第29-30页
   ·连锁故障的分析方法第30-48页
     ·大停电发展过程及分析第30-33页
     ·连锁故障分析方法第33-48页
   ·连锁故障的预防措施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连锁故障分析的数学模型第50-61页
   ·连锁故障分析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等值电路第50-57页
     ·架空输电线路的集中参数等值电路第50-51页
     ·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第51-52页
     ·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第52-53页
     ·负荷的数学模型第53-54页
     ·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第54-57页
   ·标幺值第57-59页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第59-60页
     ·节点导纳矩阵第59页
     ·节点阻抗矩阵第59页
     ·节点编号顺序的优化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连锁故障的首故障选择方法第61-68页
   ·确定系统的关键输电断面第61-65页
     ·并行输电线路的确定方法第63-64页
     ·有功潮流转移系数的求解第64-65页
     ·关键输电断面的确定方法第65页
   ·基于相隔中心性模型的首故障支路选择第65-67页
   ·确定系统的特殊关键支路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连锁故障的潮流分析方法第68-80页
   ·节点分类第68页
     ·PQ节点第68页
     ·PV节点第68页
     ·平衡节点第68页
   ·基态潮流分析方法第68-75页
     ·节点电压用直角坐标表示时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第69-72页
     ·节点电压用极坐标表示时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第72-73页
     ·PQ分解法潮流计算第73-75页
   ·开断潮流的求取方法第75-76页
   ·用补偿法和PQ分解法结合快速求解开断潮流第76-77页
   ·线路开断引起网络分裂的判断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连锁故障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第80-88页
   ·暂态稳定的数学模型第82-85页
     ·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第82-84页
     ·负荷的数学模型第84-85页
   ·改进欧拉法第85-87页
   ·复杂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第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连锁故障的故障树形成和油田电网的应用第88-97页
   ·故障树分析的步骤第88-89页
   ·故障树的特点第89-90页
   ·故障树编制的方法第90-92页
     ·事件符号第90-91页
     ·逻辑门符号第91页
     ·转移符号第91-92页
   ·故障树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第92-94页
     ·定性分析第92-93页
     ·定量分析第93页
     ·重要度分析第93-94页
   ·动作故障树编制和油田电网的应用第94-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八章 连锁故障软件的编制及算例结果第97-124页
   ·连锁故障软件的编制第97-102页
     ·数据初始化第97-102页
     ·基态潮流软件编制流程图第102页
     ·首故障编制流程图第102页
     ·开断潮流软件编制流程图第102页
   ·算例第10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详细摘要第135-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道内旋转细长梁固液耦合动力学分析
下一篇:肇源—太平川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精细预测及成藏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