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引言第12-14页
1 临床资料第14-21页
    1.1 研究对象第14页
    1.2 诊断标准第14-15页
    1.3 病例选择标准第15-16页
        1.3.1 纳入标准第15页
        1.3.2 排除标准第15页
        1.3.3 剔除标准第15页
        1.3.4 中止标准第15-16页
        1.3.5 脱落标准第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4.1 样本量估算第16页
        1.4.2 随机分组第16页
        1.4.3 对照方法第16页
        1.4.4 盲法第16页
    1.5 治疗方法第16-17页
        1.5.1 针刺试验组治疗第16-17页
        1.5.2 针刺对照组治疗第17页
    1.6 观察指标第17-18页
        1.6.1 功能性消化不良总体症状积分第17页
        1.6.2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第17-18页
        1.6.3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第18页
    1.7 疗效评定第18-19页
    1.8 临床安全性评价第19页
    1.9 统计方法第19-20页
    1.10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研究结果第21-28页
    2.1 试验完成情况第21页
    2.2 一般资料分析第21-23页
        2.2.1 性别比较第21页
        2.2.2 年龄比较第21-22页
        2.2.3 病程比较第22-23页
    2.3 试验数据基线比较第23-24页
        2.3.1 功能性消化不良总体症状积分基线比较第23页
        2.3.2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值基线比较第23-24页
        2.3.3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基线比较第24页
    2.4 安全性分析第24页
    2.5 结果第24-28页
        2.5.1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总体症状积分的影响第24-25页
        2.5.2 针刺对FD患者SAS评分的影响第25-26页
        2.5.3 针刺对FD患者SDS评分的影响第26-27页
        2.5.4 临床疗效评定比较结果第27-28页
3 分析与讨论第28-38页
    3.1 中医学对FD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第28-31页
        3.1.1 中医学对FD的认识第28-29页
        3.1.2 中医对F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第29-31页
    3.2 中医对F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第31页
    3.3 西医对F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病理生理机制解说第31-32页
        3.3.1 皮质-边缘系统的痛觉传导/调节异常第31-32页
        3.3.2 脑-肠轴活化第32页
        3.3.3 五羟色胺假说第32页
    3.4 西医对F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第32-33页
    3.5 针刺干预FD伴情志障碍的研究进展第33-34页
    3.6 选穴依据第34-35页
    3.7 治疗结果分析第35-36页
        3.7.1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总体症状积分的影响第35-36页
        3.7.2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第36页
        3.7.3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第36页
    3.8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36-38页
        3.8.1 创新点第36-37页
        3.8.2 不足之处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附录第44-56页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概况第45-52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总体症状积分评价表第52-54页
    附录三 焦虑自评量表第54-55页
    附录四 抑郁自评量表第55-56页
    附录五 不良事件(ADVERSE EXPERIENCES)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功能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及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
下一篇:miR-21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抑制脑胶质瘤的时序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