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引言 | 第7页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第7-8页 |
·虹膜识别简介 | 第8-10页 |
·虹膜识别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模糊虹膜图像复原方法概述 | 第12-24页 |
·图像及图像复原的简介 | 第12-13页 |
·图像退化/复原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13-18页 |
·退化系统的基本定义 | 第14页 |
·连续函数的退化模型 | 第14-15页 |
·离散函数的退化模型 | 第15-18页 |
·模糊虹膜复原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Wiener方法 | 第18-19页 |
·RL方法 | 第19页 |
·DRL方法 | 第19-20页 |
·有约束的最小二乘法 | 第20页 |
·MEM方法 | 第20-21页 |
·σ-CLEAN方法 | 第21页 |
·IDD方法 | 第21-22页 |
·IBD方法 | 第22页 |
·SAD方法 | 第22-24页 |
第3章 模糊虹膜基于功率谱的检焦方法 | 第24-31页 |
·预备知识 | 第24-29页 |
·虹膜图像产生离焦的原因 | 第24-26页 |
·离焦光学传递函数 | 第26-27页 |
·图像功率谱理论和图像功率谱模型 | 第27-28页 |
·数字图像二维功率谱曲线的建立 | 第28-29页 |
·基于功率谱的离焦模糊虹膜图像的自动检焦方法 | 第29-31页 |
·检焦评价函数的定义 | 第29-30页 |
·基于功率谱的离焦模糊虹膜图像的自动检焦算法的实现 | 第30-31页 |
第4章 模糊虹膜图像复原方法 | 第31-39页 |
·基于脊波变换的模糊虹膜图像去噪 | 第31-36页 |
·连续脊波变换 | 第31-32页 |
·脊波变换与小波变换的联系 | 第32-33页 |
·Ridgelet离散化 | 第33页 |
·有限Radon变换 | 第33-34页 |
·有限脊波变换 | 第34-35页 |
·利用脊波变换进行虹膜图像去噪 | 第35-36页 |
·基于迭代的模糊虹膜图像复原 | 第36-39页 |
·图像恢复迭代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选取迭代格式 | 第37页 |
·选取参数c,α | 第37-38页 |
·频域中的迭代格式 | 第38-39页 |
第5章 模糊虹膜复原系统的实现及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虹膜复原系统的实现 | 第39-42页 |
·虹膜复原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功率谱模块的详细设计 | 第40-41页 |
·脊波去噪模块的详细设计 | 第41页 |
·迭代模块的详细设计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摘要 | 第50-53页 |
Abstract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