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昆虫触角感受器研究进展 | 第8-9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页 |
·触角感受器的分类 | 第9页 |
·扫描电镜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11-13页 |
·试验材料 | 第11-12页 |
·试验方法 | 第12-13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3-52页 |
·熊蜂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及描述 | 第13-19页 |
·毛形感受器Ⅰ(Sensilla trichoidⅠ,s.tr.Ⅰ) | 第13-14页 |
·毛形感受器Ⅱ(Sensilla trichoidⅡ,s.tr.Ⅱ) | 第14页 |
·刺形感受器Ⅰ(Sensilla chaeticaⅠ,s.ch.Ⅰ) | 第14-15页 |
·刺形感受器Ⅱ(Sensilla chaeticaⅡ,s.ch.Ⅱ) | 第15-16页 |
·锥形感受器Ⅰ(Sensilla basiconicaⅠ,s.ba.Ⅰ) | 第16页 |
·锥形感受器Ⅱ(Sensilla basiconica Ⅱ,s.ba. Ⅱ) | 第16-17页 |
·腔形感受器(Sensilla cavity,s.ca.) | 第17页 |
·板形感受器(Sensilla placodea,s.pl.) | 第17-18页 |
·柱状感受器(Sensilla cylindric,s.cy.) | 第18-19页 |
·Bohm氏鬃毛(Bohm bristles,B.br.) | 第19页 |
·8种熊蜂触角及触角感受器类型比较 | 第19-28页 |
·8种熊蜂触角的比较 | 第19-20页 |
·8种熊蜂触角感受器类型的比较 | 第20-28页 |
·8 种熊蜂触角感受器的分布规律的比较 | 第28-39页 |
·8 种熊蜂蜂王触角感受器分布规律的比较 | 第28-33页 |
·7 种熊蜂工蜂触角感受器分布规律的比较 | 第33-36页 |
·8 种雄性熊蜂触角感受器分布规律的比较 | 第36-39页 |
·8种熊蜂触角感受器数量的比较 | 第39-41页 |
·8 种熊蜂触角感受器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8 种熊蜂触角感受器的方差分析 | 第42-46页 |
·8 种熊蜂种间方差分析 | 第42-43页 |
·8种熊蜂种内蜂王、工蜂、雄蜂间触角感受器数量的方差分析 | 第43-46页 |
·8 种雄性熊蜂触角感受器数量的聚类分析 | 第46-47页 |
·8 种雄性熊蜂判别分析 | 第47-5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