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谁的话语空间?中国电影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目录第9-13页
绪论 中国电影:被忽视的大众传媒第13-53页
 第一节 中国电影:"脆弱的超级力量"?第14-19页
 第二节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影:史述与理论第19-38页
 第三节 中国电影、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第38-53页
第一章 商业话语的超越:电影公共领域的萌芽和发展第53-77页
 第一节 "电光影戏"的迁移:大众娱乐的扩散和商业利润的追逐第54-59页
 第二节 罗明佑:"国片复兴"运动与电影传播公共领域的萌芽第59-66页
 第三节 多元话语的介入与电影公共领域的成长第66-73页
 第四节 对中国电影公共领域发展轨迹的反思与借鉴第73-77页
第二章 露天电影:从流动影像放映到公共领域建构第77-103页
 第一节 从缺失到提倡:露天电影传播的演化与变迁第78-86页
 第二节 露天电影的放映与传播:特征及影响第86-93页
 第三节 露天电影传播与基层公共生活的建构与消解第93-97页
 第四节 反思:露天电影传播、公共参与自觉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第97-103页
第三章 跨越影像的传播政治:中国电影与社会运动第103-123页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运动:电影传播的研究视角第104-111页
 第二节 电影传播与社会运动:跨越影像的传播角色变换第111-119页
 第三节 电影传播、社会运动与制度化政治:中国语境的视角第119-123页
第四章 电影传播要素与影像公共领域的拓展第123-147页
 第一节 电影传播的宏观图景:从影片放映环节到电影传播事件第124-128页
 第二节 电影传播要素与影像公共领域的拓展第128-143页
 第三节 电影传播的公共领域:一种全景化的视野第143-147页
结论 建构中国电影公共领域的若干思考第147-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8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85-187页
致谢第187-189页
个人简历第189-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以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互动为中心
下一篇:台语电影的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