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行为的规范分析--以国家“经济管理行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写作缘由 | 第10-11页 |
(二) 经济法行为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行文思路 | 第13-15页 |
1、本文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本文结构 | 第13-15页 |
一、规范法学下的“法律行为”的概念 | 第15-26页 |
(一) 规范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1、实在法学和规范法学 | 第15-16页 |
2、规范法学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二) 发展中的“法律行为”概念 | 第18-24页 |
1、西方法学内的法律行为 | 第18-21页 |
2、中国法学内的法律行为 | 第21-24页 |
(三) 小结 | 第24-26页 |
二、经济法文本内的经济管理行为 | 第26-33页 |
(一) 中国经济法规范体系 | 第27-30页 |
(二) 市场规制行为 | 第30-32页 |
(三) 宏观调控行为 | 第32-33页 |
三、经济管理行为主体的特质 | 第33-39页 |
(一) 经济管理主体的独立性 | 第33-36页 |
1、主体的独立性特征 | 第33-35页 |
2、保障主体的独立性 | 第35-36页 |
(二) 经济管理主体的开放性 | 第36-38页 |
1、主体的开放性特征 | 第36-37页 |
2、强化主体的开放性 | 第37-38页 |
(三) 小结 | 第38-39页 |
四、经济管理行为的品性与法权配置 | 第39-45页 |
(一) 经济管理行为的品性 | 第39-42页 |
1、行为的公共性 | 第39-40页 |
2、行为的程序性 | 第40-42页 |
3、行为的民主性 | 第42页 |
(二) 经济管理行为的法权配置 | 第42-45页 |
1、经济管理决策行为 | 第43页 |
2、经济管理执行行为 | 第43-44页 |
3、经济管理监督行为 | 第44-45页 |
五、经济管理行为的法律评价 | 第45-50页 |
(一) 经济管理行为的评价标准 | 第45-46页 |
(二) 经济管理行为的问责制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